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就业创业培养计划书范文简短(优质9篇)

就业创业培养计划书范文简短(优质9篇)

时间:2023-03-05 15:07:58

相关推荐

就业创业培养计划书范文简短(优质9篇)

就业指导创业计划书范文

制定计划可以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效率和时间管理能力。一个有效的计划应该具备明确的时间节点和目标达成的标准,以便进行有效的跟踪和评估。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这些计划范文,并从中汲取一些写作技巧和思路。

就业创业培养计划书范文简短篇一

湖南省正式启动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16日,湖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与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签订协议,这意味着今后该省大学生将可能得到科班出身的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指导。

根据协议,湖南大学将制定教育硕士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方向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并组织一流师资团队,开展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硕士研究生培养,引导该方向研究生到省内高校从事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工作。湖南省就业指导中心将调研、梳理、收集相关专业社会人才需求,提出该方向研究生培养的建设指导意见与建议,并提供兼职导师和该方向在读学生社会实践岗位。根据安排,将面向社会正式招生。

据了解,教育部对于高校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所有高校均须开设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并配备相关专业教师,其中“创业基础”不少于32学时,不低于2学分,“就业指导”本科不少于38学时,专科不少于30学时,不低于2学分。

“当前,我省高校普遍存在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的问题,有的高校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师由就业指导部门工作人员兼任,有的由辅导员担任,他们既没有受过专业的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教育,也缺乏相关工作经验,难以胜任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教育。”湖南省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曹敏表示,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启动实施,必将为湖南省高校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教育人才队伍,为高校毕业生带来福音。

就业创业培养计划书范文简短篇二

摘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对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创新型医学人才不仅需掌握完备的医学知识架构,还需具备创新思维、发散思维以及积极乐观的品格。传统医学生的培养方式已经明显无法跟上现代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脚步。医学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面临诸多挑战,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培养卓越医学生两者的融合,既是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时代呼唤的有力回应,也可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更能还原医学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卓越医生;医学生;医学高等教育;高等医学院校。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各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由教育部、卫计委于提出的关于如何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高水平医学人才的指导性文件,该计划已成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措施[1]。医学高等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卓越医学生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对两者各自内涵的极大丰富,更是时代进步的必然。

一、两者融合的现实意义。

1.是对时代呼唤的有力回应。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经济新常态下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我们正处在一个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创新创业者也就自然拥有了施展拳脚的广阔舞台。西方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起步早、发展快、经验足,其培养出的创新性“人才红利”早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可靠保障。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是我国高校的光荣历史使命。医学院校培养卓越医学生的过程也是传承科学技术、促进社会进步、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过程,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医学院校具备天然的学科优势。医学人才属社会高级人才,以医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人身上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与活力,他们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更应紧跟时代潮流,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机遇,勇做推进社会进步的弄潮儿,在实现个人梦想和梦相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

2.是还原医学教育本原的需要。

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最终目的,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与专业知识教育不同的是,创新创业教育要求被教育者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侧重创新意识的发掘和责任感培育,强调开发人的能动性。现行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熏陶,一直存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或者忽视或者短视的弊病,而这一弊病在医学院校尤为明显,和拓展自身素质相比,医学生们更热衷于用死记硬背知识点来应对科目繁多的考试。一个成熟的社会对人才的评判标准已不仅仅局限在学历水平,而是更侧重对人才本身所具备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决断能力、创新能力等“可迁移能力”的审视,这些能力仅通过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会得到肯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被有效激发,大学生追求新知识成为自发行为,能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在医疗卫生领域,医疗技术的进步一方面意味着人类对生命领域的探索永无止境,另一方面也呼唤着医学创新人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推动医学进步离不开“人”,离不开医学人才,更离不开创新型医学人才[3]。医学教育的本质是让人“尊重科学,敬畏生命”,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加入对创新思维的引导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树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人生信仰与职业追求,真正还原医学教育的本来面目。

3.是实现医学生自我价值的内在驱动。

如果说医学院校一切的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医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卓越医学生的标准应被定义为:拥有高尚的品德、具备系统的医学知识架构、对生命科学的执着和为医学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如果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所表达的“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最高层次需求,那么对生命的高度负责和将“塑人类健康之完美”为己任正是承载医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永恒不变的信念。古往今来,人类对生命的探索从未也不会停止。抛开人类对生命长度关注的本能,仅从生命的起源来看,每一条螺旋体都凝结着物竞天择的自然魅力。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面对遭受病魔摧残的患者,医生不可能袖手旁观。作为未来的医生,医学生要尽早为将来职业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做好充足准备。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自立、自主、自强素质的激发,有利于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幸福追求方式。尽管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基层医疗资源依然短缺、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基层卫生人才短缺是不争的事实。医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建功立业,这些胸怀梦想的具体实践都是医学生抒写爱国情怀、彰显医学使命、实现自我价值的生动体现。

二、两者融合道路上的存在问题。

1.学校“知”与“行”的脱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尽管国家层面已通过各种方式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来,不少医学院校在落实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效率上往往是“只闻雷声,未见下雨”。许多学校领导甚至简单认为“创新教育只是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创业教育针对的只是少数有创业情怀和抱负的学生”等,这些片面的管理思想直接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仅停留在画饼充饥的层面上,很难起到积极的影响力。另外,许多医学院校管理者更愿意将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投入产出比”较高的申请科研课题上面,缺乏长远眼光,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人力、精力、财力、物力投入大、内容虚,短期又收效不明显,索性不愿意将其纳入正常的人才培养规划,结果不但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即使有个别高校愿意投入,也只是邀请老师举办几场讲座,安排团委、学工部门开展“创业大赛”和“论文评比”等临时性、应付性安排,很少采取规范系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此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局限在少数学生,根本不可能覆盖到全体学生,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思维永远被禁锢在大脑中[4]。

2.医学生自身认知存在偏差。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尤为突出的是,社会整体对待创新创业的认知水平还相对滞后,功利色彩浓厚,更看重的是盈利与否的结果,却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对人的潜力、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品格修养的开发作用。在这样一个思想的驱使下,一些被动参加培训或者各类创新创业类比赛的学生将锻炼的机会当成了压力和包袱,参加活动被动不说,在遭遇挫折时往往比其他学生更难走出失败的阴影。还有一些医学生会认为即使创业也是毕业之后才该考虑的事情,当前努力学习不挂科,顺利毕业或深造,将来找个效益好、待遇高的工作单位才是他们更为现实的目标。事实上,医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具备一些其他专业学生无法具备的优势。医学生智力基础好,头脑灵活,爱好广泛,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后天培养成才的几率更大。医学生归属感较强,临床医学是国内发展较为成熟的专业,医生职业在社会上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职业优越感强,课程理论性强,这就让医学生内心更加稳定。

3.与专业课教育之间存在掣肘。

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教育规律和特点可循。医学学科理论相对固化,科目多、课程长、重记忆,整体偏“静”。而创新创业教育更侧重于“动”,强调学生掌握沟通交际、时间的管理、精力的分配、信息的整合等本领。如果处理不好这一静一动之间的矛盾,就很难做到创新创业教育和卓越医生教育的完美融合。由于我国医学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处在不断探索之中,导致创新创业理念在融入医学专业课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加上自身缺少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导致两者互为掣肘,矛盾凸显。通常情况下,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多只借助《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而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就业技能的培训,缺少对创业的关注。医学自身课程繁重,如果在原有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再加上创新创业课程的安排,势必会挤占专业课的课时,在实习期则更难开展。而安排随意和简单的创新创业课程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让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陷入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窘境。

4.专业师资队伍匮乏。

教育的成败关键看老师。目前,医学院校缺少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师资力量薄弱不是个例,思政辅导员或从事学生工作的行政人员充当了教学的主力军,这些教师绝大多数经验有限,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只能停留在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的感性认识阶段,如果遇到教师临时有工作上的业务,停课调课也就成了家常便饭,教学水平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目前绝大多数医学院校都有自己的就业指导中心,甚至成立了相关教研室,开设了专门课程,但就教学内容来看,大多还停留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就业技能的宣讲方面。由于缺少经过科学设计的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加上缺乏专业权威的教材,导致创新创业课堂缺乏吸引力,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流失严重。创新创业教育先天性的羸弱难以催生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这些困局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在医学院校里的发展举步维艰[5]。

三、两者融合的必由之路。

1.明确定位,理顺体制机制。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千头万绪,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教务、团委、学工、科教、财务、后勤等多个部门,不可能是哪个单一部门就能完全胜任的,学校要以制度的形式破除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片面认识,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医学人才作为医学院校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学校领导也应该明确各自在创新创业工作中的职责,实行责任制,下决心着力整合校内资源、聚合校外资源(特别是实习点、教学医院),形成分工协作、内外联动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培养卓越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医学院校需要依据自身条件,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用之可靠”的创新创业教育支持性政策,站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高度真正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尽管医学院校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出色出彩尚需解决诸多难题,但只要立足自身特色和办学条件,针对医疗卫生事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找准切入点,理清难点和重点,着力打造医学创业教育特色,创新创业教育就一定能在医学院校“开花结果”。

2.增强认同感,破除思维定式。

让创新创业教育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开花结果”,真正起到助力卓越医学生培养的作用,要打破思维定式,只有破除了思想的藩篱才能迎来行动的解放。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深刻影响着医学院校在治校方略和育人理念上的变革,不仅因为医学教育决定着医学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医学院校不仅是培养未来职业医生的场所,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孵化器”。随着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在机遇和挑战中层出不穷,如果继续因循守旧,不但无法顺应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潮流,更可能会贻误高校和医学生自身发展的良机。医学生要加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接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改造,要从狭隘的个人主义中解放出来。学医最忌讳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和知识的僵化记忆,精神懈怠,势必思想懈怠,思想懈怠,行动就会懈怠。医学生要努力克服自身惰性,倡导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的理念,创新创业不是标新立异,要学会举一反三,锤炼出常境中不平庸、顺境中不自满、逆境中不屈服的意志品质。对医学院校管理者而言,要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克服急功近利思想,避免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形式化,更不能弄虚作假,使之成为形象工程。要用包容的眼光和最大的热情积极为创新创业教育创造条件,保护医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制定出弹性学制的配套方案,在综合测评、评奖评优方面给予表现突出的创新创业人才适当倾斜。社会层面则是用人单位、高校在招聘招生方面增加对创新创业类人才的考量,政府部门积极制定扶持政策,并切实监督政策落实。

3.内外联动,建构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就目前而言,我国医学院校中有关创新和创业的课程还是凤毛麟角,除药品营销、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医事法学等文科型专业开展了部分相关课程外,大多数专业涉及创新创业类课程还停留在选修课或者通识课上,这显然远未满足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基本要求。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摆脱对就业指导课的依赖,加强专业课、实验课、通识课、人文课和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融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快应用型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在整个大学阶段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6]。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医学院校要依托共青团组织积极打造以创新创业为内涵的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锤炼本领,磨练心智,医学生要特别重视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的学习,尽早接触临床不仅可以巩固专业所学,更能帮助学生真正感受医学的魅力,真切体悟到医生职业的重大责任。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关乎卓越医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医学院校要积极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严格实习生出科考核和管理制度,与医院互联共谋建设出高水平的临床实习基地(教学医院)。要增强和完善与政府合作、与行业协会合作、与企业合作,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的科研创新项目,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提升自身的创新性思维和科研能力,实现学科间的互补,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7]。

4.依托“多元化”,弥补专业师资短板。

破解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短缺的难题关键在于,要站在全面提高医学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制定出完善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并辅之以一系列配套制度。比如,创新创业导师培养计划、创新创业教师考评与晋升制度、创新创业教师福利待遇提升计划等。医学院校应配备以专职教师为主、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专职教师是整个师资队伍的基石,这就要求专职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创新创业理论功底,更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校还要划拨专门的经费用于支持优秀中青年教师深入创新创业类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通过对创新创业过程的观察、学习、体会来丰富自身实践经验,提高创新创业的执教能力。同时,高校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职业经理人、知名学者甚至政府官员等担任创新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实现学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离不开创新氛围的营造,一个开放、包容、治学严谨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医学院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有力保障。因此,医学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树立全员参与的理念,各门课程的教师都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相长,将创新创业的种子根植在每位医学生的心中,最终使师生都能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受益者[8]。

参考文献:。

就业创业培养计划书范文简短篇三

7日获悉,今年襄阳全市将征集1万个创业项目给予扶持,并启动“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今年,将制定小额担保贷款反担保、提高额度贴息办法或措施,降低反担保门槛,加大贴息力度。“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将为高校毕业生优先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免费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优秀企业家还可为大学生提供“一帮一”指导,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

同时,各县(市)区将开办两个以上的专业创业服务机构,保证当地两成以上在岗职工得到技能培训。

今年,襄阳将采取指令性、有偿、捐赠的办法,广泛征集创业项目,让全市创业项目达到1万个以上,并促进项目和创业者对接。

就业创业培养计划书范文简短篇四

教育部于20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年)》,将原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专业代码1003)中的医学技术类(1010)分离出来独立成为一级学科,为医学门类中11个大类之一。医学技术类(1010)下设: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和听力语言康复治疗技术等8个专业。目前国内大约有112所学校设置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全国共招生近10000余名),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大致有:医院临床实验室(包括医学检验科和科研实验室)、科研院所、血液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疫部门、从事体外诊断企业和商业化独立实验室等。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去向,即选择报考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由于各地、各校具体情况不一,这部分学生占各校每年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各不相同。

目前全国举办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中,有68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有28所。根据新的专业目录,全国所有办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在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相应调整,例如,突出了“医学检验技术”的专业特性而相对缩减了“临床医学”知识的传授,以符合国家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随着上述调整,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今后医学检验技术(代码101001)专业毕业生欲报考硕士研究生时都会面临一个共同问题:没有相应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硕士学科专业可以报考。为此,在经过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教育部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教育校际协作理事会”的讨论,向教育部申请增设“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授予理学学位),以满足包括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内的所有下属“医学技术”门类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愿望。全国所有院校已于9月开始招生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按常规应于毕业,将于1月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招生目录公布。因此一方面原有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授予医学学位),另一方面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医学检验技术硕士(授予理学学位)的培养,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也是广大医学技术类学生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之时,这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环境和社会的稳定。

2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

(1)建立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授予医学学位)及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医学检验技术硕士(授予理学学位)新的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教学,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新的模式;完善医学检验专业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一方面使原来在改革之前就读临床诊断学的研究生能够继续良好的学习和深造,毕业后能够被用人单位接纳,如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新的改革实施之后,使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能够有继续深造的机会,改善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育模式,推进了医学检验技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适应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转变的新形势和顺应临床医学的发展和需要,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社会。(2)改革课程教学,将“转化教学”的新理念,融入整个教学中,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新模式。改革研究生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医学检验专业的特性,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动手和思考能力,深化学生对检验专业的认识和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的探索探究和改革创新、发明创造的能力,扩宽检验专业覆盖的范围,更有助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的多样性和进一步的深化,使其能更好地辅助临床医生做出诊断。

就业创业培养计划书范文简短篇五

全国所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已于9月开始由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改为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招生,相应带来的是,原来硕士招生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势必受到影响。建立新的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使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育评价活动,形成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运行机制,以确保课程计划的实施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调整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与教育专家联系的有效途径,在师资培养和医学检验技术研究生教育中发挥教育专家的作用;提供适当资源,促进教师和学生进行地区及国家间的交流,提升研究生整体素质。

就业创业培养计划书范文简短篇六

摘要:“花卉学”实践教学对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程度影响巨大。该文时“花卉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基础实践内容、应用实践内容和创新实践内容3个方面对“花卉学”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并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拓宽实习渠道以完成教学实习内容和任务2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花卉学;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创业能力。

“花卉学”是园林、园艺专业的专业骨干课。其建立在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和有关学科的基础上,主要研究花卉资源及其分布、花卉的分类、花卉的生长与发育、花卉与环境因子、花卉栽培的设备、花卉的繁殖、花卉的栽培管理、花卉的应用。这门课程的应用性极强,教学内容特别是实践内容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近年来,笔者在“花卉学”的实践教学工作中,从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要求出发,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观念,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花卉学”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在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花卉学实践教学内容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知识体系,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另外,由于实践教学基地较少,所以实践教学的学时少;而且实践教学的内容多为验证性或演示性的,忽略了对学生实践兴趣、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所掌握的实践知识、实践技能显得零碎,创新性思维训练欠缺,部分学生对花卉学望而生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较长的适应期,而且大多只能模仿他人的做法,在工作、生产中的创造性差,远远不能适应社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对“花卉学”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归类与优化,改革花卉学的实践教学环节。

二、“花卉学”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一)基础实践内容的设置。

“花卉学”的基础实践主要包括课程所要求的必备的最基本技能,如花卉种类、品种的识别,花卉栽培基本设备、设施的认识及利用等。笔者对这部分实践内容进行了整合,在现场教学实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课后每人收集100种常见的花卉品种并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最后通过开展识别技能比赛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这样,既突出了实践的重点,又解决了课程改革后实践教学学时不足的问题。

(二)应用实践内容的设置。

对这部分实践内容的改革,主要是密切跟踪生产发展的动态,及时将花卉生产中采用的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等引入实践教学。例如,传统的花卉育苗是在露地苗床或温室苗床育苗,科技含量偏低,育苗成活率不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笔者将花卉穴盘育苗新技术引入实践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动手操作并生产出一定量的适应市场的产品,从而使实践教学活动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为尽快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创新实践内容的设置。

这部分实践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笔者尝试在一些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中开放部分的实验内容。例如,在花卉的组织培养实验中,鼓励学生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和实验材料,自己设计实验程序并进行实验,独立处理实验数据,最后得出一定的实验结论。再如,在花坛应用与设计的实践中,教师与业主单位取得联系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勘测,课后查阅资料、设计不同的应用方案,最后经业主选定后进行花坛布置。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

三、在“花卉学”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尝试。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路。

近年来,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创新教育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实践教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思路是:在实习前安排实习项目的专题讨论,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同时,鼓励学生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并从实习的考核方式上加以引导,要求学生的实习报告至少要能提出问题;对能在实习中提出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办法或答案的学生给予奖励;鼓励能够从实习中找到创意的学生带课题申请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基金。这有利于鼓励学生利用实习教学环节自觉地去探索、发现和思考问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都得到了全面的训练。

(二)创业能力的培养机制。

在学校实践教学基地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林学与园林学院投资自建了几个小型大棚。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条件,让其在实践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针对大棚基础条件较差的问题,笔者积极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大棚周边环境清理、土壤改良、苗床设计等基础工作;并带领学生进行花卉品种采集、种植、栽培和管理。花卉园地的建成,不仅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了一定的场所,更重要的是通过参加园地建设,学生体会到创业的艰辛,为毕业后的创业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为了增强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的创业精神,笔者在园林本科班和园林高职班成立了花卉科技小组及花卉科技有限公司(模拟)。该公司共有27名成员,设立了生产部、科技部、市场部及财务部。各部门分工明确,制定了周密的规章制度。在公司没有启动资金的情况下,所有成员积极筹措,课余到周边采集插穗等资源。花卉科技小组掌握了花卉生产管理、产品包装及市场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在平均每100m2的园地里年创产值近万元。当看到一株株茁壮成长的小苗及盛开的花朵时,那种收获的成就感使公司的每一位成员信心百倍。目前,模拟公司的成员正在利用业余时间考察市场,准备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

(三)创新、创业能力实践的考核办法。

实践环节的考核是检验和推进实践水平的主要手段。以往对实践环节的考核只是对学生的实验报告或生产实习总结简单地进行评分,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无法真正把握实践效果、科学衡量实践教学的质量。

为了适应实践教学的改革,笔者探索建立了科学合理、易操作的新的实践考核制度。新的实践考核制度在识别花卉种类、操作技能、繁殖与栽培花卉的数量及质量、平时实习表现、设计创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实践技能考核。例如,对花卉种类识别的考核,改变了以往单纯的以识别多少花卉种类为标准的做法,而是把花卉种类识别与花卉的开发应用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主动、全面、深入地了解有关知识,达到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技能与创新实践的评定由5部分组成:实践操作技能占40%;创新能力占20%;实验报告和实践总结占20%;实习态度及设备工具使用保管占10%;实践理论、资料收集整理占10%。从这5个方面对学生的实习进行综合评分,严格把关,改变了以往学生实习前无需准备,实习课就能全部过关的状况。

四、拓宽“花卉学”实践教学渠道的探讨。

(一)设置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为了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结合课程的特点,笔者对花卉学的部分实验进行了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笔者将重点、难点较多且周期较长的“花卉栽培技术”等设为开放实验,在实验时间和实验场所上对学生实行开放,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在校内基地开展栽培实验。这样,学生在完成必做的实验任务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做其他实验,从而可以将自己的创意带到实验室来实现。开放式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被动式”实验变为“主动探索式”实验,改变了学生实验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场所完成的传统模式。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二)充分利用周边的实践基地,加强教学实习。

几年来,林学与园林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与许多生产单位(如肥西花木基地、合肥市苗圃等)和科研机构(如安徽省花卉科技示范基地、安徽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等)建立起产学研联合体。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学院为企业和研究机构培训人才、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企业和研究机构为学生提供参观和实践基地,并加强了对学生校外实践的管理和指导,使学生在生产劳动观念、人文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培养、锻炼和提高。例如,在花卉苗木基地开展生产、经营与管理实习时,笔者带学生到各个生产基地进行调查,使学生掌握了本地区的花卉苗木种类及生产管理模式。在实习前,笔者先要求学生每人拟定1份本年度的花卉生产计划并做出年度生产成本核算,学生带着问题去调研,打破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实习走马观花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这样的调查,学生不仅加强了感性认识,还能及时了解生产动态和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帮助。在教学实习的过程中,还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技术员为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当今花卉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开阔了视野。

(三)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的科研技能。

针对部分学生科研热情高而又缺乏科研经验和条件的实际情况,林学与园林学院采取措施吸收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学生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了科研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技能,创新思维得到启发。而且,这一举措也大大减轻了教师的科研工作压力。

五、主要成效与展望。

(一)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按照老师的思路、方法、步骤去做,缺乏设计性和创造性思维和意识,懒于思考,懒于动手,渐渐地对实验失去了兴趣。实践教学改革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地选择实验项目,自主安排时间,随时到实验室做实验。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改革使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都能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例如,现场技能操作考核、创新考核等考核办法,以及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生产一定量的实验产品等,杜绝了个别学生不动手做实验的偷懒现象,提高了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学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设计性综合实验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项实验设计及操作,因为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成功与否。例如,在花卉组培快繁综合设计实践中,第一环节培养基配制必须完成,第二环节才能利用第一环节的成果培养基进行接种培养,而第三环节的生根培养则必须利用第一环节的培养基和第二环节的试管苗。这样环环紧扣,使学生增强了责任感,改变了学生对实验的盲目性及应付态度。

(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实践教学改革后,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选择感兴趣的实验内容去探索研究。这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精神。

总之,笔者将在已经建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探索,继续去寻找和发现有利于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新方法、新理论,以创新的精神继续构建和完善创新与创业教育体系。

就业创业培养计划书范文简短篇七

课程名称:考试时间:分钟。

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

3

姓名。

王露萍学。

我承诺,遵守《上海杉达学院考场规则》,诚信考试。签名:_王露萍________。

一、教学用案例的总结与体会(30分)。

蒙牛:总裁牛根生,从伊利分化出来知识点:逆向经营,先创品牌,再建工厂。

知识点:危机处理,诚信经营体会:踏踏实实创业,要有诚信有良心,顾客就是上帝,同时要有高瞻远瞩的能力,提前预期市场需求变化,有胆识有智谋的将投资利益最大化,最后就是要有危机处理能力,遇事冷静沉着,胆大心细。

二、识别与评价创业机会(共40分,此部分不少于1000字)。

1、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特点,识别适合自己的创业机会,并描述它。(20分)。

识别创业机会时,可以考虑以下分析思路:

自己熟悉的,优势明显的.(创业者的兴趣、专业优势、个性特点等)可以借助的,跟定大势的(善于借力打力,整合资源,观察变化的趋势)缺陷突出的,发现缝隙的(从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缝隙入手)起点较低的,花钱较少的(量力而行,以小博大)描述该创业机会,须包括以下内容:

需求)。

么要从你的公司购买产品或服务?(注意:产品或服务应该有一定的可持续性,不能仅有某单一产品)。

他们竞争?你的竞争优势是什么?你又将如何保持这些优势?2、系统评价该创业机会(20分)。

评价该创业机会是否具有吸引力(成长规模)、持久性(机会窗口开启时限)和及时性(尽快满足顾客需求)。具体分析时可以采用蒂蒙斯教授的创业机会评价指导体系(教材p81-82),从行业和市场、经济因素、收获条件、竞争优势、管理团队、致命缺陷问题、个人标准、理想与现实的战略差异8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评价时可以突出重点,不必平均用力、面面俱到。

或者采用(1)商业创意力度;(2)与行业相关问题;(3)与市场、顾客相关的问题;(4)与创业者相关问题;(5)融资问题五个方面的评分方式(每项得分从-1分到1分)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

三、结合该创业机会,分析其合适的商业模式(30分,此部分不少于500字)。

在基本明确了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与服务,并对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和特征有了较清晰的轮廓之后,分析如何通过这些产品或服务实现新企业的盈利,须结合教材6.2商业模式的设计框架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包含9个要素:(1)客户细分;(2)价值主张;(3)渠道通路;(4)客户关系;(5)收入来源;(6)核心资源;(7)关键业务;(8)重要伙伴;(9)成本结构。(9个要素的分析可以突出重点,但必须全部包括,不得缺项!)。

就业创业培养计划书范文简短篇八

现今,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和专业特点,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把突出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培养纳入到实践教学系统中,为学生立业打下稳固基础的新型教育理念和模式,其实质是以“能力为本”的综合素质教育。

本文以机电专业为例,论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提出转变实践教学模式,由被动转向主动,构建了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提出设置实践指导教师,实施导师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等保障措施,开展了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和实践。

一、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目标就是为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人才。为此,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院现有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实践教学系统每个学生所做题目(项目)内容大多无差异且与社会实际脱节;经费不足,实践教学设计实施受限;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指导力度偏低等。

实践有两种形式:主动实践和被动实践。被动实践重在验证书本理论,培养的是动手操作能力,实践的任务、方法、流程、注意事项都被提前告知,学生按照既定方案去完成;主动实践是带着问题去实践,或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指导教师讨论是否有改变工序、方法的可能,这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此,我们的实践模式要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并分步实施。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开拓学生的视野,为主动实践创造条件。

通过规定“第二课堂学分”,设立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基金,组织多种学科竞赛等方式营造良好氛围,制定激励政策,增强学生成就感,举办科技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举办座谈会、表彰会,通过报刊、广播、校园网络等形式积极宣传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新举措、新成效,宣传成功企业家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

(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正确理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不仅为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而是对工程能力与工程意识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向应用技术培养的全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根据专业特点以及实践场所,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总体思路为:一年级学生重点进行设备的拆装、测绘及二维三维图纸的绘制环节;二年级结合理论课程,逐渐引入加工工艺、材料选取等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教师科研等工作让学生在一定理论知识指导下,体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将新的实践问题带回理论学习中,以提高专业学习兴趣;三年级的重点内容为锻炼产品设计及加工制造的核心应用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四年级则安排学生到实践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或进行创业实训,并将毕业设计(论文)变成产品研发过程和“项目可行性报告”,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师资和学生团队建设。

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实施,队伍建设是关键。首先是教师队伍,通过企业挂职锻炼、专项培训、“内引外联”等形式,根据教学需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各行家能手及成功人士,为师生进行专题讲座、专项辅导等,强化教师各项理论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学生团队,组建多支以学长为核心的乐于、勤于创新创业的学生团队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3]。在实验班的实践中,我们实施了导师制,建立了“教师为主,学长为辅”的科研团队,每个团队均由高低年级学生相结合组建而成,队员间的协作配合大大提高了指导效率和实践效果。

三、保障措施。

(一)实践基地建设是项目实施的保障。

实战环境—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实践基地一是校内全天开放的实验室、实习实训中心,二是利用校外专业实习基地,三是探索多种形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基地,实现校企联合,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教学,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二)建立以“检查督导”为主线的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促进和完善实践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有利于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对教师和学生分别规定了相应的职责和要求,并组成专门的机构,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检查督导。

(三)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效果需要有评价体系来反应。为检验实施效果,我们将项目设计、项目过程实施、学生接受情况及用人单位反馈等纳入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从而体现出对教师的指导效果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综合评价的客观、公正。

就业创业培养计划书范文简短篇九

注意事项:

(1)本报告为个人作业,主要考查大家的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成绩占50%。请仔细理解各题目的具体要求并认真对待,抄袭零分。

(2)每位同学提交a4纸质打印版一份,须保留试卷卷头部分,并填写清楚本人的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注意报告的排版美观。(3)提交时间:第九周最后一次课当堂提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