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语文反思范文汇总 语文反思大全(三篇)

语文反思范文汇总 语文反思大全(三篇)

时间:2021-01-31 09:33:02

相关推荐

语文反思范文汇总 语文反思大全(三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精选语文反思范文汇总一

1、客观原因

⑴、课时相对减少,不利于语文教学。

与上学年相比:上学年高一语文每周排7课时正课、1.5节晚自习;本学年高一语文每周排6节正课、1节晚自习,周六上午与英语科轮换上的一节课因为大星期及放假的原因几乎可忽略不计。

与其他学科相比,其他学科每周排的正课及自习课都相对较多。

新课程改革,语文科把原属于三年的六册教材的教学任务压在高一及高二第一学期的半个学期内完成(必修课),但教材课文篇目并没有减少,而高一承担着必修1~必修4共4册必修教材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很重。

课时较少,不利于正常的新课教学,不利于测试训练。

⑵、本学年高一没有订语文读本。

语文读本是很重要的教材,既是高一语文教材的补充及延伸,也是高考语文素养及阅读能力训练的依据。上学年高一给学生发了4册语文读本,而本学年没有订这一教材,既不利于正常的语文教学,也不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⑶、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

①、为加强学科教学,年级组制订了一份“周六周日学科测试训练计划表”,但是没有安排语文科,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

②、担任班主任的语文老师很少。高二语文教师中有15位担任班主任,而高一班主任队伍中,只有6位是语文老师。早上是学生读语文和英语的黄金时间,我校没有安排早自习,学生早上的阅读和复习随意性很大。目前,学生早上读英语、生物、化学及政史地,轻视读背语文。担任班主任的语文教师较少,早上到班级巡视就少,平时引导学生学语文的力度也会相对较弱。

2、主观教学原因

⑴、语文考试训练较少。每周6节语文课(含2节作文课),若安排语文测试训练,考试用两节课,讲评用1~2节课。利用作文课训练,会冲击作文教学;利用语文正课训练,至少用3节课,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

⑵、对训练的批改讲评不到位。部分教师试卷批改不及时、不到位,对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把握不到位,对学生的做卷状况了解不到位,因此讲评试卷不到位。

在语文组教研活动中,每一次测试,都进行过分析讨论,出题组卷的老师都认真地分析了测试目的、训练重点、讲评重点。但是,因为班级试卷评改不到位,一定会影响到讲评质量。

⑶、多媒体使用不科学,影响语文教学。

①、因为课件制作技术不熟练或者不会,部分教师直接下载课件,不能根据学情进行修改;②、课件使用不科学,部分教师不能把课件与课堂教学、与师生活动有机结合,而是简单地播放幻灯片,分析讲解不到位;③、语文教学以读写为主,以认真品味语言文字为主,教材文字是最关键的。如果课件过于花哨,单纯追求容量大,画面一闪而过,学生思考跟不上,就达不到教学目的。

⑷、练字不到位。高一年级,虽然也布置了练字任务,但是忽视了检查,学生的书面、卷面字体及字迹都不能满足考试需要。

今后加强语文教学的建议。语文科的学习和应考,历来为语文教师和学生所关注并困扰着。备考内容的广泛性和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实用性,使语文考查内容越来越多变,越来越灵活。

精选语文反思范文汇总二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考虑到本文需要背诵,而高一学生课程较多,又面临历史、地理、计算机的会考,课外几乎腾不出时间来背诵。所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决定多加一课时,把背诵的任务揉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外不再留任何作业。

为此,我对《师说》的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

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序”“辞”“赋”“疏”“传”等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

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3、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

4、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老师打出关于作者韩愈的幻灯片,指名让平时语文学习最吃力的同学进行信息复位。用以当堂记住作家知识。

5、教师范读课文。

6、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7、提问:整体感知之后,大家发现本文哪一段与解说“师”的道理关系不大?引出第四段。

8、提问:第四段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

9、提问: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

10、在回答过程中讲清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

11、通过“不拘于时”简述写作背景,破除解题时留下的悬念。

12、理清该段思路,背诵全段。

13、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14、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15、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背诵。

16连贯背诵全段。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4、完成海淀版练习册104页的第八题,全面了解本段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思路和方法的好处。

5、借助此表指导背诵。

6、连贯背诵全段。

7、默写全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让学生归纳总结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方法的好处。

5、指导背诵。

6、理全文思路,背诵全文。

7、处理课后习题和海淀版练习册。

当初设计的从文本出发,让学生从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达到。同时也顺利实现了在课上完成背诵、处理完作业的预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解决了“优生吃不饱,潜能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第二天提问的结果也表明,同学们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学常识。课程结束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能够背诵全文并默写。说明大家对本文的逻辑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另外,教学处在第一课时结束以后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本课内容感兴趣并有较大收获。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背诵的当堂落实,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背诵服务,并没有迁就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这样,上下文的意思就贯通了。姑且不论他的理解正确与否,单就这种深入思考,独抒己见的钻研精神而言,是应该成为大家的榜样的。如果我当时提供给他一个展示的机会,相信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探索氛围的创设乃至对求索精神的弘扬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精选语文反思范文汇总三

《在家里》这篇课文是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文章。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趣味性游戏方法识字,认识8个字,一种笔画“、”和3个偏旁“氵、扌、火、”。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理解词语的意思。教育学生喜欢识字,感受识字的乐趣。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的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图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识字,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式:

1、图和词相结合帮助学生识字。

2、去掉拼音后男女生赛读帮助学生识字。

3、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对生活物品的了解以便帮助学生识字。

4、摘苹果认字。

5、说一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6、拼字帮助识字。

虽然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但在这节课一上课我就让学生按顺序说一说小红家中有哪些物品,学生虽然说得并不完美(因为他们还不会),但这种意识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长此训练对他们会有很大的好处的。

这节课的教学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值得注意和思考。

一、备学生不够。对学生的现有能力估计不足。所以课堂时效性不够好。

二、关注差异不够。

三、时间把握不好。

如何使一年级的语文课在不失趣味的基础上最有效的地发挥它的作用,是值得我思考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