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新时代找准新定位心得体会及感悟 走进新时代专栏体会(三篇)

新时代找准新定位心得体会及感悟 走进新时代专栏体会(三篇)

时间:2024-03-27 00:40:57

相关推荐

新时代找准新定位心得体会及感悟 走进新时代专栏体会(三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新时代找准新定位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创新性建设“志愿服务学校” 、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因地制宜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基层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更好地推动基层群众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从具体事情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真心服务群众, 更好地强信心、暖人心、筑同心;坚持突出志愿服务。突出文明创建带动, 广泛调动、有效激活各方面积极性, 建设身边的志愿队伍, 把志愿者培育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保持文明实践的常态化、制度化;坚持贴近生活实际;坚持统筹谋划推进,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融入学校发展过程作为重点任务加以推进,不断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干部、党员、教师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更加自觉地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培育践行主流价值。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关心关爱困境儿童。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引导师生自觉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不断扩大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美丽新家园家家爱整洁”“移风易俗”等活动,发挥党员、干部、教师示范带动作用,宣传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公共文化秩序和规则。弘扬科学精神、 普及科学知识。

坚持“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保障、有成效、有特色”的“六有”标准,夯实实践载体,规范建立实践基地和活动阵地。

(一)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学校重点完成项目, 按照“标识统一、 质量优良、设施完备、氛围浓厚、功能齐全”的建设标准,强化资源整合和功能融合,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集学习培训、专题讲座、文化普及、休闲娱乐、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中心。开辟教育服务平台。建立乡村少年宫、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校外教育辅导站等阵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家庭学校教育培训等活动。

(二)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

明确人员构成,学校全体党员干部教师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由校长担任队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队长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相关工作,同时坚持党员干部打头阵,广泛发动业务骨干、退休教师,建立一批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志愿者队伍。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各级干部考核,作为入党、入团、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丰富实践活动内容。根据本单位志愿者的承载能力、活动形式等,采取开设讲堂、恳谈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上门拜访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全覆盖的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团队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 12 次,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让师生在活动参与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计划开辟“校园爱心驿站”“敬老德育实践基地”等阵地。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负责牵头组织,大队辅导员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确保实践活动有人组织、常态开展。

(二)加强统筹协调。每学期初审议确定重点工作,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学校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党员教育、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协调兄弟志愿服务队伍和社会组织力量, 实现资源共享,全面发力。

(三)加强宣传推广。综合运用微信公众号、美篇等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加强对我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开展实践活动的做法和经验。

(四)加强督考奖惩。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及时选树褒扬,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进行褒扬。推动实践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确保实践工作取得实效。

最新新时代找准新定位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从我们的父辈开始,就有“三好学生”的说法,这“三好”指的是“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学习好、身体好自然不必说,品德好的含义就很广了,热爱祖国、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善良勇敢,等等,这些传统美德,无论任何时候都应该成为我们小学生的行为准则。

今天,我要重点说的,是在新时代下,我们要具备哪些新的品质。

首先,新的时代是一个强调合作共赢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合作学会分享。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比如张盈双能歌善舞、郗嘉轩勤学好问、秦和祎心灵手巧、武澍璟练习跆拳道不怕苦不怕累……只要我们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互相学习、密切配合,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二个新,指的就是“新知识”“新技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学好现有的知识的同时,多关注、多学习新的知识,为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打好基础!

第三个新,其实是个老生常谈,那就是要在新时代里多一份坚持。我们现在的生活都很优越,爸爸妈妈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时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也让我们有些懒惰有些娇生惯养,做什么事情都出不了苦,坚持不下来。但是所有的成功都不可能随随便便获得,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今年,我给自己定下了三个坚持,坚持锻炼—每天跳绳半小时,坚持读万卷书—每周去一次图书馆,坚持行万里路—每周和爸爸妈妈去实地探访一位历史名人。相信坚持去做,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忘“三好”,让传统的“三好学生”成为我们的标杆,践行“三新”,为将来的腾飞积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最新新时代找准新定位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3月23日是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的日子。为纪念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从中汲取力量和动力,主题就是深入学习“赶考精神”,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强调的“赶考远未结束”重要论断,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继往开来,砥砺奋进,走好新时期的“赶考路”。下面我结合实际,重点讲三个问题。

1、深刻理解“赶考精神”的丰富内涵

我们首先重温一下“赶考精神”的来历:1948年三大战役结束后,党面临着从农村到城市、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建设、从夺取政权到掌握政权的历史性转折。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告诫全党,“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乘车从西柏坡前往北平。在路上,他兴奋地对周恩来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同志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主席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两个务必”和“进京赶考”紧密相连,对我们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集中回答了共产党人如何正确对待胜利和执政的考验。对河北的党员干部来说尤为珍贵,因为“赶考”精神的发源地就在河北。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赶考”精神内涵,时刻居安思危、不骄不躁,不断加压奋进、砥砺前行。

(1)“赶考”精神体现了党强烈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安而不忘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警句都饱含强烈的忧患意识。《孟子·告子下》有句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欧阳修总结唐庄宗既得天下,后又失天下的原因时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都是对忧患意识的郑重提醒。李自成的农民军进北京后,因胜而骄、因骄而奢、因奢而腐,为最终灭亡埋下了伏笔。毛主席向全党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警示了几代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同样面临着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与考验。我们要把“赶考”作为永远的警醒,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吸取骄必怠、奢必贪、贪必腐、腐必败的历史教训,时刻践行“两个务必”,切实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努力做到修身正己、敬畏法纪,忠诚事业、勇于担当,勤勉敬业、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廉洁自律。

(二)“赶考”精神体现了党强烈的使命意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也是党“赶考”的考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使命与担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伟大的事业呼唤着我们,庄严的使命激励着我们”……一句句铿锵的话语,彰显当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和历史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个岗位有一个岗位的担当。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面临的任务问题将更多更难,工作要求将更高更严,责任担子将更大更重,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因此,大家必须增强使命意识,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勇挑重担,迎难而上,不懈奋斗。

(三)“赶考”精神体现了党强烈的斗争意识。赶考路也是奋斗路。如果没有斗争精神,就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激情燃烧的建设改革时期,党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以人民幸福安康为念,同全体人民一道顽强拼搏、不懈斗争,取得了令世界为之侧目的伟大成就。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风险与挑战也会越来越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我们要深刻理解、深入贯彻总书记要求,在新时期“赶考路”上深思细察、直面矛盾,时刻准备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解决矛盾,以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锐气攻坚克难,尽责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积小胜为大胜,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四)“赶考”精神体现了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离开西柏坡之际,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党将担负起建设新中国的任务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京“赶考”考什么?“赶考”的评判者是谁?无疑是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毛主席进京“赶考”的比喻包含了两层意思,既包含了两大考题:共产党能否在夺得政权后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能否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也包含了两个问题:“靠谁执政”、“为谁执政”,这关乎党的执政之基和价值取向。人民是历史的书写者,从这种意义上说,不管赶考者是谁,最铁面无私的监考只有一个——人民群众;最权威的判卷人也只有一个——人民群众;最根本的标准也只有一个——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

2、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赶考远未结束”的重要论断

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时隔60多年,总书记为何重提“赶考”?

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虽然我们党在阶段性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考试”仍在继续,一张张“考卷”还需要书写答案,继续“赶考”的严峻考验还在前面。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曾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党的十八大指出,当前党面临着新形势下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正因为面临着如此严峻复杂的考验和危险,所以,总书记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充分体现了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战略思考和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

其次,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虽然党未来的“赶考路”并不平坦,但我们应该看到光明的前景,坚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认识到风险与机遇并存,考验与希望同在。《大学》里说:知止而后有定。意思是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才能树立坚定的志向。这里的“止”,既是一种理想目标和至善的境界,也是一种底线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树立远大目标,也要有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努力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只有树立底线思维,喜不忘忧、防患未然,以积极有为的姿态迎接考验、逼近顶线,才能蹄疾步稳地走好未来的“赶考路”。

3、以“赶考精神”为引领,走好新时期“赶考路”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我们必须将“赶考”精神融入“赶考”新实践,用“赶考”精神引领“赶考”新征程。这不仅需要思想自觉,更需要行动自觉,做到“五讲”。

一要讲政治,把牢正确方向。讲政治,就是要善于用政治的眼光看待事物、站在政治的高度开展工作,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等诸多方面,这是管大方向的。走好“赶考路”必先讲政治,否则就会南辕北辙,甚至走上歪路、邪路。讲政治不是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口号,而是是实际的、具体的。讲政治,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同党中央“对表”,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做到讲政治,必须坚持为人民。大家要始终牢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的工作成效,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关乎党和政府形象。必须要讲政治,保持政治定力,坚定政治方向,确保人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二要讲情怀,常怀感恩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在人防建设的“赶考路”上,我们既要矢志不渝地不断前进,又要经常回望来路,铭记历史,感恩前辈,继往开来。如果说近年来我们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那也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巨人肩膀上。我们要牢记前辈们的功绩,继承他们的奋斗精神,把他们开创的人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同样,我们当前干的每一项工作,也是在为未来的人防事业打基础,这个基础一定要打好,大家都要有这种历史使命感。

三要讲学习,练就过硬本领。“练就七十二变方能应对八十一难”。走好人防“赶考路”、答好新时期“人防考卷”,没有过硬的本领是万万不行的。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要求全党同志“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关于学习,我也几乎是逢会必讲,意在提醒同志们增强学习自觉性,通过学习,提高攻难题、克难关、搞改革的素质能力。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变化很快,知识更新也很快。一个人只有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大家是否意识到,过去学的知识,昨天用一些,今天用一些,就渐渐告罄了,如果不及时“充电”,明天的“赶考路”上我们拿什么来应对?每个人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努力增强本领,一刻不停地加强学习,否则就难当重任,甚至被时代淘汰。

四要讲担当,树立图强之志。担当,简单地说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它是一种责任,一种自觉,一种境界、一种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当前,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迫切需要干部职工担起该担的责任,不甘人后,发愤图强,主动接受挑战,大胆开拓创新,做到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勇于担当,体现的是一种思想境界,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敢于担当,体现的是一种眼界胆识,有“胆”才敢“担”。《礼记·杂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古人尚有如此认识和觉悟,我们党员干部倘若少胆识、不担当,就更说不过去了;善于担当,就是要有担当重任的能力,必须不断加强学习、躬身实践,总结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要讲实干,下足精勤之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走好新时期人防“赶考路”,归根结底要靠实干来实现。对人防干部职工来说,我们都要争当实干家,不能当清谈客。实干家所以谓之“家”,是因为实干者把事业当成自家的事来干;清谈客所以谓之“客”,是因为清谈者自诩超脱,惯于品头论足、说三道四,一副置身事外的看客心态,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但无助于成事,还可能误事甚至坏事。崇尚实干必须要下“精勤”之功。所谓“精”是相对于“粗”而言的,就是要求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精准、精细、精致,打造精品,不能大而化之、粗枝大叶、蜻蜓点水、敷衍了事、虎头蛇尾。所谓勤,通俗讲就是做事尽力不偷懒。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有“一勤天下无难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一生之计在于勤”、“天道酬勤”等名言警句。对于我们来说,我认为应该做到“四勤”。一是眼勤,勤于学习多读书;二是脑勤,勤于思考多请教;三是腿勤,勤于调查多研究;四是手勤,勤于工作多干事。只要我们下足“精勤”之功,实干实政,就一定能够把“赶考路”走扎实。

总之,“赶考”精神是我们走好新时期“赶考路”的重要指针和强大动力。我们要继承“赶考精神”,弘扬“赶考精神”,发展“赶考精神”,走好“赶考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