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汇总16篇)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汇总16篇)

时间:2018-12-11 14:21:57

相关推荐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汇总16篇)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一句话

每个人的心得体会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反映了我们个体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理解和思考。在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借鉴相关范文和优秀作品,学习他人的经验和写作技巧。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可以给大家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篇一

企业文化是一家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作为一名员工,在公司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的工作经历中,我逐渐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下面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企业文化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它是公司的生命力和发展的动力,决定了企业的方向和决策。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凝聚员工的力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同时,企业文化还能够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和客户,提高公司的美誉度和竞争力。

想要真正认识和体会企业文化,有以下几个前提条件:首先,对公司有深入的了解;其次,掌握公司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同时还需要与公司文化不断融合并实践,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到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企业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理解,我收获了很多关于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自我要求等方面的启示,它们对于我的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非常重要。首先,企业文化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我更加注重沟通交流和协作,从而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其次,企业文化强化了自我要求和自我管理,让我意识到只有通过自我不断进化和提升,才能够在公司生存并取得成功。

第五段:总结。

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和体会,我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一种信仰和理念的体现,它通过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心态,塑造了公司的文化风貌和形象,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每一位员工来说,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是在公司实现自我价值和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篇二

听了刘再@老师的课,使我对企业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是一个团体在适应外部环境与内部整合的过程中,习得的一套价值观,行为模式和基本假设,团体的新成员以此作为了解,感知,思考相关问题的基础。通俗的理解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如何提炼与设计。让我们参照某些大企业的做法。一是先找几位从创业到发展全过程都参加的人,让他们每一个人讲三段有关企业的典型事迹。二是把重复率最高的事迹整理出来,进行初步加工。三是找几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把整理好的事迹讲给他们听。四是把专家和有关企业领导集中封闭起来,对记录的内容进行研究、加工,从中提炼出使用率最高的代表事迹精神的词。这些词经过加工,就是企业文化的精神和理念。

企业文化的实现。鉴于以上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我们确定了企业文化的载体必须通过员工才能实现,通过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来实现公司在变化中的发展。因此首先要对企业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使其了解企业文化的精神和内涵,了解企业发展的目标。其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明晰企业各部门的职责,使其相对独立、各司其职。第三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言行,使其行为规范,能够代表企业的形象、体现企业的文化。第四要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对企业员工合理有序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使其感到与企业在共同进步、发展,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能够在企业体现自身的价值。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篇三

企业文化是企业所自创和发展的精神、价值观、行为规范、方式方法等的集合体,是企业的精神核心和组织灵魂。企业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强化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可以促进员工的成长发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等。要真正体验到企业文化的价值,就需要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它。

第二段:发现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品牌文化、价值观文化、创新文化、学习文化等。而它的外延则涉及领导力、组织架构、制度规范、沟通传播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领导者的言行、团队的协作、文化元素的装饰、企业的宣传等方面,逐渐感知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要理解企业文化是一个不断更新迭代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跟随企业发展的变革而调整和改善。

了解企业文化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也具有启示意义。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明确自己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和使命担当。其次,它可以激发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引领我们在工作中追求卓越、寻求协作、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共同成长。最后,它可以提高我们的企业文化素养和思想品质,拓展我们的职业视野和社会视角,增强我们的应变能力和文化自信。

企业文化对于组织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它可以帮助企业形成内部一致性和外部差异性,凝聚企业成员的共识和向心力,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它也可以加快企业的创新和进步,推动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的优化,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和人员流动性。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要把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任务,尽可能地形成企业特色和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段:努力实践培养企业文化。

最后,我们应该在工作实践中努力培养和实践企业文化。首先,要执行企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树立自己的职业信仰和价值基础。其次,要积极主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为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要不断学习和更新企业文化知识,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只有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才能形成深厚的企业文化品牌,推动企业朝着更为美好的未来稳健前行。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篇四

企业文化虽然起源于日本却是由美国人形成理论,在中国入世之后,许多的西方管理理论大量被中国企业所采用,一时间好像是只有西方的管理才是最好的,中国企业的出路就是要按照西方管理理论来运作,因此许多“海归派”也特别值钱,他们将在西方学到的管理理论搬到中国来,大有一副天下非我莫属的姿态。我们认为,西方企业管理理论能否在中国运用,能否适合中国国情,其中一个主要判断标准就是它能否融入到中国文化当中。中国什么管理理论可都以引进,就是企业文化不能引进。原因很简单,企业文化是基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上,任何先进的管理模式如果不能与当地文化相结合,那它就会水土不服。文化的差异已经是当今影响跨国管理的重要因素,跨文化管理对于文化融合问题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尊重当地传统文化,以共同文化管理模式来代替单一的文化管理模式。所以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管理理论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原则,一味强调西方管理理论的有效性,却忘记传统文化的精华,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任何制度的框架都有其优劣性,无论是那种管理职能,它都是根植于文化之中,我们可以借鉴其它优秀的管理经验,但却不能够模仿或者抄袭,因为管理无定势,只有将卓越的管理融入到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中,发挥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选择与借鉴和民族文化深层结构有互补或一致的内容,才能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模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模式,民族的发展历史、传统观念、价值观念、语言行为等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民族文化也是不可能重复的,所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多样性。就管理模式来说,美国式的管理和日本的管理就有很大区别,但这两者之间并不能说那一个最好,适合就是最好的,这是无数管理和企业总结出来的经验。因此中国企业文化更多的不是要去学西方企业的精神内涵,而是学习他们如何执着地将核心价值观转化成企业员工行为的做法。只有中国人的精神才是中国企业文化的支柱,也只有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企业文化才可能是中国企业的文化。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篇五

你怎么看广汇的企业文化?带着这个疑问我最近深入学习了广汇的发展史、企业文化、规章制度以及员工职业发展等内容。

通过对企业发展史的学习,我了解了广汇发展初期的筚路蓝缕,感受到了广汇是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一步步成长,最终发展到如此规模的。学习企业发展史不是简单地回顾历史,而是总结企业发展经验,看到广汇光明的未来。我认识到了广汇企业文化的博大精深,广汇企业文化并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内涵的,广汇的价值观——“以人为本、专业执着、高效创新、绩效导向、无私奉献、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每一项都是广汇发展过程中宝贵经验的总结;广汇的经营目标——“提供全体广汇汽车人的发展平台;提升客户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厂商关系;创造长期的股东价值”更是广汇有责任的企业的充分显现——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对客户负责,对社会负责。所以说广汇的企业文化不是照葫芦画瓢似的照搬过来的,而是务实的,有自己的独特内涵的,而且已经深入人心。而对组织结构、人事制度、财务制度、行政制度等企业制度的学习,更是让我从整体上鸟瞰了一个企业的总体概貌,而不至于各自为政。

在广汇我听到的最多的词就是执行力,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确定目标不是主要的问题,你如何实现目标和如何坚持执行实现计划才是决定性的问题。”高度的执行力是广汇成长壮大的一大法宝。相对于思考力,执行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努力提高的。但高度的执行力并不完全取决于对工作的责任感,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因为执行力不仅要有完成任务的意愿还要有完成任务的能力,执行力从很大程度上是要靠工作效果来衡量的。

对广汇企业发展史及企业文化的学习也是我增加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契机。广汇汽车作为国内最大的乘用车销售服务商,本身就是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成功案例,对广汇经营发展过程进行深入了解能够得到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广汇企业文化,从大的方面,体现在广汇的企业理念以及细化的各项管理制度中;从小的方面看,更体现在每位员工的精神状态、行为习惯和工作状况中。看到前者而忽视后者,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只看到后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加深对广汇汽车企业文化的理解,从而树立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坚定前进的信心。以后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同时积极向同事学习,为广汇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篇六

一个企业只要一天存在,企业文化就一定同时存在。因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所有人员得思想、行为和行动的总合;也就是企业所有人员的习惯和作风,或者是企业的风气。

万向集团的企业精神是“讲真话,干实事”。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用先进的观念管理企业,使员工的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再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掌握再训练有素而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员工手上,也难以发挥作用。真正先进科学的企业文化,使能高让每一位员工认同企业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文化。

企业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就为企业打造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这支优秀企业文化武装起来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鼓舞士气,陶冶情操,塑造知识型职工,培育奉献精神,为提高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因为,文化的功能是能否发挥的程序最好,最终取决于文化是否能够吸引人和感召人,能否为广大职工所接受并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

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须解决好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为职工服务的问题。我们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为广大职工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满足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紧紧围绕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真正把他们凝聚到先进文化建设上来。

总之,企业的经营,最终经营的是人的思想,最终的落脚点是武装人,塑造人,鼓舞人,通过万向集团"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的企业核心来体现企业的价值,实现企业和谐,促进企业发展。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篇七

摘要:股份回购作为一种资本运作方式,在西方资本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对股份回购的需求在不断增加,通过对股份回购案例的探讨,分析其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篇八

自从20世纪70年代日美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以来,全球管理学界掀起了企业文化研究的热潮。由于没有一个权威的概念界定,至今没有一套成形的企业文化体系。本文拟从易于理解和应用的角度诠释企业文化。

目前,全球有关文化的定义居然有160多条,与此相呼应,企业文化的定义在理论上也有百种之多,而随着新的研究探索者的加入,企业文化的定义还在增多。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界定了企业文化的概念,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美国学者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科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和经营实践。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

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可以说,前人在企业文化方面的研究给企业管理提供了很大贡献,但是企业文化的概念有些模糊,影响到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按照现在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似乎概念范围太大,企业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原材料购买到产品售后服务都被看作企业文化,甚至连建筑物都被视为企业文化。导致企业只关注企业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甚至认为企业文化就是logo、企业和员工的外在形象、豪言壮语和文体活动等。其实,上述方面都只不过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不应被称作文化本身。正像仁达方略对企业文化的定义那样,企业文化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为活动,而是产生行为活动的思想原因;不是服务态度,而是服务态度中体现的精神境界。为便于理解,防止概念混淆,笔者认为,把企业文化界定为企业的精神,即企业家创办和经营企业的主导意识比较恰当,其核心为价值观。其他的如行为规范等都只不过是由企业精神派生出来的。比如,我们看到的惠普员工的面貌行为,使用的惠普的产品,惠普的库房并非惠普文化,只不过是我们通过这些载体感受到“惠普之道”,即惠普文化对绩效的促进力。

有的学者提出,中国企业文化历来都是先天欠缺的,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实际上,文化在企业创办伊始已经存在了,它主要表现为一个企业管理者的文化背景、处世风格等等系列文化要素的融合。创业者创办企业的理念就是企业文化的低级形式,只不过开始时人们没有认识它。这种文化开始时是零碎的、片面的、朴素的,不成体系,这种创业的理念指导着公司的资本的原始积累,指导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并在这些过程中发展成体系化的企业文化,即企业文化的高级形式。企业管理者的文化价值观倾向决定了管理者去做什么事情,力图做到什么程度,以及通过什么方法并且达到什么目标。

企业要发展,文化是关键。文化引领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家要凭深刻的洞察力和超人的远见卓识首先感知到需要变革和发展企业文化,一方面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凝聚企业员工。这种新的理念只有通过企业组织变革,制度完善,对员工的及时培训,才能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企业文化要在国家价值观的指导下,在企业家价值观的主导下和员工个人价值观的反馈下,相互作用而得到发展并形成稳定状态;发展了的企业文化又反过来影响员工价值观和企业家价值观,所有企业的文化发展也会影响国家价值观,从而企业文化又开始了新一轮发展。惠普实施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如目标管理、走动式管理、开放式管理,都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和总结提炼出来,成为世界称道的“惠普之道”。

企业文化研究起源于日本,发展于西方国家,目前在西方已经有成熟的模型,像美国学者奎因(quinn)提出的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把企业文化指标按照内部外部导向和控制授权两个纬度进行分类,对组织文化分为目标、规则、支持、创新4种导向。这个模型不仅能够度量企业文化的实态,而且能够为未来的文化发展提供策略指导。

同时,西方的企业文化也得到了较好的执行。我们中国企业可以借鉴西方的先进文化管理模式但不可盲目抄袭,更不能抄袭别人的文化表象。因为,东西方的文化根基不同,西方社会建立在“契约”文化的基础之上,他们有着完善的法制文化和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强调“天赋人权”,要求公平公正。而中国脱胎于以家族、血缘为核心的伦理文化,强调“人情”,同样的企业文化在西方企业可以得到很好的执行,而在中国企业无法执行,只能是抄袭别人的表象文化,没有实际意义。所以我们要结合自己的传统文化,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发展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才能较快取得员工认同,从而形成企业文化,并使其得到执行,产生绩效。

目前使企业文化得到执行的关键环节是制度的健全和实施。很多企业没有完善的制度,也跟随其他企业提出口号,塑造精神文化,这种文化是口号式的、运动式的。没有制度作基础,企业文化无疑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有的企业有完善的制度,但制度未得到很好执行,即使公司提出企业文化,同样是空虚的。企业的制度规范着员工的行为和思维,并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制度所反映的企业文化已渐成体系。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制度,因此,建设企业文化要先从制度抓起,把企业文化的理念先贯穿到制度中,完善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让制度模式深入到员工内心,最后转化为习惯,才可以说建成了企业文化――精神文化,否则,企业的价值观只是老板头脑中的东西,而不能贯穿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过程中。

一般来讲,战略管理过程分为战略分析,战略选择与战略实施。战略分析是战略形成的源头,对相同的环境,不同的组织认识是不同的,原因就在于思维方式不同,看问题的深度不同。显然,具有a思维方式的组织和具有b思维方式的组织对同样环境的分析结果是不同的,据此设计的战略是不同的.。思维方式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因此,企业文化决定企业发展战略。

如前所述,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积淀下来的产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文化也要调整,其中战略会有影响作用。因为企业要朝着战略目标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发展和成熟显然也要顺应战略的要求。

为了验证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西方管理学家曾经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的关联进行过大量实证分析。美国管理专家科特通过的文化考察得出结论:凡是重视企业文化因素特征(消费者、股东、员工)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如表1)。

文化管理是较高层次的管理方式,它引导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企业,有利于企业实现价值链上全过程的柔性管理,使价值链得到较大程度的优化和增值。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曾在“21世纪中国企业文化论坛”上指出,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智力、凝聚力、创造力是一种无形资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第一生产力。海尔和联想就是活生生的实例,海尔凭着“真诚到永远”的文化使其从前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成为今天享有世界声誉的年营业额达到700多亿元的企业集团。联想凭着“做事先做人”的文化使其今天能执“中国计算机业之牛耳”。因此,科特教授得到的研究成果无论从实际上还是理论上,无论从西方还是到东方都是可信的。

有些企业通过征集口号、企业标志、歌曲和统一员工服装等方式入手建设企业文化,实际上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因为,以上几个方面都是反映企业文化的载体。很多企业只做表面工作,既劳民伤财,又无法提炼出企业的特色文化。要让员工融入企业,认同企业文化,企业家是关键因素。企业家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和战略思维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思维的无形力量,这种无形的力量符合国家价值观、决策层价值观和员工价值观的要求。要把企业的思维模式固化在员工的身上,则要通过严格的培训和制度的实施来完成。

让顾客认同企业,首先要从产品和服务抓起,因为顾客关心的是自己的消费者剩余。企业产品只有达到“物有所值”,企业服务只有顺应顾客需求,才能使顾客体会到企业文化的内涵,才能让顾客替企业传播文化,从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为了加深顾客对企业的印象,开发设计企业标志、代表歌曲,统一员工服装,从而展现企业的面貌也是必要的。

通过以上论述,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概念外延不可太大,否则,其研究很难准确和深入。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核心是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它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战略,影响着企业的绩效。建设企业文化的关键是让员工和顾客认同企业,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拉动整个企业长足发展。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篇九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样貌,它是企业对外展示的形象,也是企业内部凝聚力的重要支柱。认识企业文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了解自我、反思自我、打造自我、创新自我的过程。对于每个员工来说,认识企业文化意义非凡。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服务的核心。它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企业文化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归属感与责任感,使职工感受到企业家精神的力量,从而进一步凝聚力量,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

其次,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向外宣传的形象,也是企业自己的生命力来源。合理且有效的企业文化会起到无穷的吸引顾客的作用,并形成企业很强的品牌效应,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三,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源泉。具有鲜明的企业文化特色的企业,往往具备很高的凝聚力和活力,这种凝聚力和活力可以转化为企业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

第一,了解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它涉及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的文化根源、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等等。深入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

第二,了解企业的历史背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的与众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把握企业文化的精髓。

第三,了解企业的战略和目标,这是企业文化的中心部分,围绕这些内容建立起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体系。

第四,学习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企业文化不仅体现在某些口号和座右铭上,更体现在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中。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体验企业文化,贯彻它,理解和践行它。

建立正确的企业文化,需要每个员工的参与。在公司的每一个职位上,都要体现出公司的文化内涵。在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员工教育,学习理解并贯彻企业文化。

第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制度,把企业价值观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推动服务质量的提升。

第三,培养团队意识,鼓励员工分享经验,扩大知识面,从而增强员工的个人综合素质。

第四,注重工作环境建设,营造家庭化、舒适化的工作氛围,让员工能够潜心工作。

第五段:总结。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和塑造。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不仅为工作带来更多活力与动力,还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增进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真切理解企业文化,每个员工都有必要进行理性认识与深入反思,积极参与带有企业文化特色的各项活动和工作,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篇十

我第一次参加了绍兴校区全体职工的公司企业文化培训课程,在培训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授讲人所准备的、丰富的培训内容和主讲人的教授方式所吸引,对我影响久远。

本次课程主要向我们讲解了学大教育的发展史以及一直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最重要的是让我——这个刚融入学大教育的新成员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公司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用人、教育、服务等各种先进的文化理念。

从课前到课后,我的思绪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从了解我们公司的由来到发展,甚至是到目前的种种,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我都被她的存在而深深地折服。不过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她的核心价值观和各种支配我们公司长存的教育信念。

对于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整体而言,她是支撑一个企业的主心骨,她是指引公司正确发展的一盏明灯,有了这个理念,公司才会在各个方面贯穿和落实,最终服务好消费者。

从这里,我学到了很多,我明白一个职员无论是从公司这个角度,还是从自我这个角度,都应该本着学习和发展的态度,真正领悟到每一个团队所要服务的对象的需求,真正意义上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公司的发展以及自我能力的提升做出最大的努力。

课后,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我如何做好今后的教育工作、如何在各个方面提升自己、如何与学大教育绍兴校区这个教育团队服务好这里的每一个学员、如何提升我学员的知识储备、如何引导我的学员在学习和生活上变得自信……。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汲取和领悟公司的核心价值上,在团队各位领导的带领下,参加每一次科目培训、谦虚谨慎的借鉴各位同仁的优良之处,同时也要及时的更新自我的文化修养和内涵,缩短与孩子们的距离,备教材、备学生,真正从创新和与时俱进这个角度增长见识。

感谢主讲人,她的课程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还被她的讲课方式和内容安排所启发。谢谢!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篇十一

翻开《华润企业文化手册》的篇章,纵观华润的发展史,显然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企业的发展史,从1938年注册资本只有2~3万港元的“联合行”,历经70多个春秋的风雨,经过了五个阶段的发展,实现了从一个只进行代理贸易的小公司,依托思想与科技创新,推动了科学发展的大战略,成为一家涉及房地产、电力、水泥、食品、石化、纺织、微电子等多元化的控股公司,并且综合实力进入世界500强企业。

企业就象一棵大树,总公司是根,各区域分公司是树干与树枝,公司员工是树叶,而企业文化便是华润公司这棵大树赖以生存的土壤,企业文化内涵是否丰富,各部分对它的认识如何,企业文化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方向。因此要想让我们的企业做大做强,必须要不断地给“土壤”施肥松土,以文化强企。

所谓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意识形态,是指导行动实践的纲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企业的灵魂,代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观和事业观,同时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法人实体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必须应用其自身特有的魅力和信念脱颖而出,占领市场的前沿,挺立潮头,而这种特有的魅力和信念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包含诸多元素,比如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精神、企业承诺、企业口号等等,所有这些必须要企业的员工们共同去理解、认可、执行与努力;她需要企业员工共同的参与,需要时间的磨砺、更是每位企业员工长期坚持的事业和理想。

在我眼中,首先企业文化的塑造是为了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企业文化塑造中,主要通过共同价值观及理念的贯彻落实来增强对内部的凝聚力。入驻华润以来,总觉得自己是受尊重的,你不用担心自己学不到东西,得不到重用。做“国内第一,世界一流”企业的追求不断地昭示着我们需要强烈地对工作的热情和永不停息的进取和创新精神。追求结果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创新。追求结果第一表现了华润人永不自满、永远进取、永远创新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境界。作为华润的一员,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股东的利益高于一切。

其次,企业文化要能够“看得见,互利双赢”。南热是一个老国企,在改制的大潮中,特别是入驻华润以来,不少的员工的思想还不能随着管控模式的改变而改变,依然存在旧有的思想观念;其实员工的想法很简单,不管管控模式和机制怎么改变,员工付出的就要得到体现,因此企业文化的推进和宣传就不能规避这样的规则;故企业文化就不能仅仅体现在的环境、建筑、设施以及办公区、会议室、板报、内刊等传播媒介与公众场合上,更要注意时时地阐释企业文化的理念,促进机制、制度的完善和利益的合理分配,就像“根”要时刻给枝叶提供养分,如果小小的叶子没有及时的得到维持生长的养分,她的枯萎是直接影响到枝干生长乃至整个苍天大树的生存;因此,企业文化还要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与企业的兴衰息息相关,员工的感受来自于切身的工作,与其相关的因素有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团队关系、培训体系、制度和规范等。利用对《华润企业文化手册》学习的契机,培养员工学习的文化,形成良好学习的氛围,提倡团队合作,经常与下属沟通和交流,定期进行反思和感悟,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到文化的真谛;企业文化更要让员工“自己做”,必须让员工行动起来,即使是带一定强制性的,但必须按照要求做,也就是进行“文化体验”。在体验时,是否考虑能够给员工一些利益,如轻松的沟通环境、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这些细节可以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与魅力;在兼顾历史与现实基础上,实现“员工价值实现与个人收入和企业效益一体化,员工家庭富裕与企业发展和社会贡献一体化”;把两个一体化价值观作为核心文化理念体系。

再者,说易做难,坚持一直去做更为不易,但是正如总经理寄语提到的“非常之事,成就非常之功”这样举足轻重的激情无限的事业舞台,只有通过自身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才能成就“非常之功”,才能赢得大家共同的认知与喝彩。至此想到一句古语“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意思是:“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所学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实和诚信为主。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错误就不怕改正。古人的这句话恰恰诠释了华润企业的精神所在,也是一个企业立足之根本。

只有摔打历练才能有过硬的功夫,才能筑起坚实的根基,工作中难免出错,贯彻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如果走偏了,过于“左”了,过于“右”了,这不怕,怕的是不知道自己错了,因此出现了错误,就必须改正,必须反思自身,必须要有踏实的态度来对待错误。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在做的过程中要树立榜样的重要性,发挥榜样的作用是构件企业文化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一个好的企业就是“铁打的营盘”,所谓的?铁打的营盘?就是企业文化,“兵”就要不断受到磨炼才能成才,要想把书面的理想、愿景和使命,变成日常的务实、沟通和信仰,就必须要加强教育和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认清企业文化的含义并改变固有的观点和习惯,严格执行企业的制度和企业文化等,当然每个企业有不同的贯彻落实方式,相同的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对人的持续建设,是一个长期坚持努力积累的过程,这就需要系统、专业的人力资源治理工作为支撑,从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稳定等方面持续对员工进行从理念到行为的反复修正与培训,通过共同价值的体现不断引导、塑造员工,潜移默化地使员工接受本企业的文化,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以人为本、心系企业的主人翁精神的华润人。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篇十二

“文化”正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一股重要力量,但是不少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存在着认识误区,企业应学会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内容,并发挥出企业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来。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不少企业开始了“以文化管企业”的实践,“文化”正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一股重要力量。但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少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重形式、轻内涵,存在着认识误区。如,有些管理者误将企业文化视为企业精神,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传统文化,混淆了企业文化的本质等。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文化是管理的生命线,因此,企业应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内容,避免陷入认识误区,并发挥出企业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来。

现阶段国内不少企业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形象识别。基于这一认识,这些企业将建立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看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这也正是它们在言及企业文化时必谈“mi、bi、vi”的根本原因。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在过去28年里连续赢利的航空公司。尽管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只有一个理念:“以爱构建的航空公司”,但难得的是这一理念得到公司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并且从ceo到普通员工都对这一理念身体力行,从而使消费者更充分地感受到这家公司“爱的氛围和爱的行动”。

企业文化最终应成为被全体员工共同接受和遵守的价值理念、行为机制和行为模式。然而,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并非全体员工,而是企业的核心领导人。可以说,企业文化便是企业家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背后总有一位或几位优秀的企业领导人。

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企业文化的形成呈现出由核心领导人向核心管理层、中坚力量、普通员工逐层推进的特点,这点在创业型企业中尤为明显。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核心领导人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为核心领导人所大力倡导,而普通员工更大程度上是对这个核心企业文化的接受和认同,以及在既有基础上对它的延续和发展。

柳传志、张瑞敏、王石、在各自行业被看做是教父级的人物,联想、海尔、万科、tcl的企业文化都被深深刻上各自领导人的印记。柳传志的“拐弯理论”、“屋体理论”等成为联想文化的精髓;张瑞敏的“球体爬坡论”、“出海理论”、“赛马机制”等哲理性思考成为海尔独具特色的经营管理文化;王石的职业经理人理念造就了万科令业界瞩目的职业经理人文化;的“大道无术”成为tcl不事张扬之中节节取胜的法宝。

误区三:就企业文化论企业文化,将文化孤立于战略、组织、团队之外。

一个公司由优秀到伟大,其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组成要素便是公司文化,而使公司文化能有效发挥价值的关键在于公司战略、组织、团队的有效支持。孤立地谈论企业文化,将其脱离于公司其他管理元素之外;大而统之地认为文化无所不包,不需要其他管理元素的支持;在不明确企业战略的情况下便可以完成企业文化设计,在管理基础非常薄弱的情况下便可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等都是眼下我们见怪不怪的现状。

成功的企业无不是战略、组织、团队、文化四个要素的有机融合与互动。其中,文化是公司的价值核心和理念精髓,是制定公司战略、构建公司架构、指导团队建设的理念基础。文化必须落地,而文化落地需要一整套的战略和制度支持,需要被团队真正地理解、接受、认同和实践。战略、组织、团队、文化形成企业的四个支点,它们有效构建起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而且相互之间必须相互适应,相互匹配。离开战略、组织、团队三个维度的有效支持与协同,文化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许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请人设计出来的,设计的语言越漂亮越好。基于这种思想,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将设计作为核心,追求语言的华丽,追求口号的响亮,这也正是为什么十个企业中有六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雷同的的原因。

其实,企业文化是对企业领导人和企业员工价值理念的深层发掘和提炼,而非不着边际的空洞设计;是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积累而成,并由企业核心层向外围逐渐延伸、扩展,最终为企业员工所接受;企业文化并非语言越漂亮越好,越拔高越好,企业文化不仅要叫得响,而且更要用得着、分得出、立得住;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设计环节的重要性远远低于实施环节,不能有效实施的设计必然是失败的设计,具体的设计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始终不辍地、持续一贯地对企业文化加以坚持和实践,要反反复复地、不厌其烦地对员工进行宣导和贯彻。

以联想和万科为例。联想文化中“撒上一层土,夯实了,再撒上一层土,再夯实了”、“办企业就是办人”、“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等看似有点“乡土”的语言却是联想文化的特色,是联想文化的精髓,是联想人所津津乐道的文化。同样,万科远远超脱于企业自身之外,在房地产业大谈利润、空谈品牌、奢谈文化的背景下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倡导“健康丰盛人生”的理念,最终造就了万科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尽管并非有独特企业文化的企业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企业一定有文化。在这些成功企业的文化中,既找不出设计的痕迹和华丽的语言来,也找不出与他人雷同的地方。这些企业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文化成为了它们独特的象征。

误区五:企业文化建设是职能部门的事情,领导人不必过多关心。

多数企业的领导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与自己关系不大,只需将其作为一项工作分派下去即可。但事实上,离开了领导人的核心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

领导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码发挥着三个核心作用:

一是领导人所认可的企业的价值理念、目标设定、战略思考、经营动机、管理方针等是形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基础。领导人应当成为企业真正的精神领袖和形象代言人,就像我们谈到联想必然想到柳传志,谈到万科必然想到王石一样。

二是领导人应当身体力行地向员工宣导企业文化的精髓,推动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实践。企业应当通过高层―中层―基层的顺序逐层感染和影响员工,使企业文化的根基越来越牢靠。

三是领导人应当亲自推动建立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体系。

杰克・韦尔奇为我们提供了以文化认同为依据,选拔、培养、使用和激励人才的绝好例子。根据他的理论和实践,我们按照对公司文化的认同程度、实现目标和取得业绩两个维度将人才分为四类,根据类别确定四类人才的不同去向。第一类人才对公司文化认同程度高,并且能够完满地实现工作目标和取得优秀业绩,毫无疑义属于公司的明星类人才,应当放手使用和给以充分激励。第二类人才虽然能够完满地实现工作目标和取得优秀业绩,但由于对公司文化不认同,应当毫不犹豫地及时放弃。第三类人才既对公司文化不认同,又不能有效实现目标和取得业绩,毫无疑义应当放弃。第四类人才虽然不能有效实现目标和取得业绩,但对公司文化认同程度高,应当加以培养,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促使其向第一类人才转化。

在企业文化“变”与“不变”的问题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误区:一是将企业文化奉为圭臬,认为企业文化的各项内容甚至每一个理念、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不应当被改变。二是认为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企业的一切都应当不断改变,企业文化当然也不例外。

在誉满全球的企业研究力作《基业长青》中,对企业文化的变化与否总结出了八字真言“保存核心,刺激进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应当始终保持不变,该书所研究的18家著名企业中都虔诚地保持着它们的核心理念,它们的核心价值基础坚如磐石、始终不变。部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已经历百年而一成不变。同时,这些企业在稳保核心理念之余,也展现出追求进步的强大动力,不断改变却不会有损于其所珍视的核心理念。

例如:惠普核心理念中的“尊重和关心每个员工”、沃尔玛核心理念中的“超出顾客的期望”、波音核心理念中的“领导航空工业,永为先驱”、默克核心理念中“我们从事保存和改善生命的事业”、3m核心理念中“尊重个人的首创精神”等均是这些企业恒久不变的部分,但是所有这些基于核心理念指导下的非核心做法却是不断改变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应当保持不变,而除了核心价值观外,其他的一切都是可变并必须改变的。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篇十三

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波华翔”)―期间先后开展了两次股份回购。

第二次股份回购发生在201-8月,公司拟动用不超过5亿元,回购价格不高于7元/股,回购股份不超过7143万股。

两次回购发生时间十分紧凑,回购方式同为集中竞价交易。

2.2股份回购对宁波华翔财务状况的影响。

(1)回购资金过大,减弱盈利能力。

宁波华翔公司第一次回购实际支付14,420.85万元,第二次回购实际支付金额为15,982.45万元。

在短短不到两年内公司进行股份回购支付的资金超过30,403.3万元,短期内大规模的回购给企业盈利能力带来很大影响。

宁波华翔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在―年分别是15.91%、10.57%、9.40%(数据来源:和讯网),从数据可以看出,净资产收益率的降低,说明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弱,运营效益也越差。

在回购后企业获利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弥补股份回购所支付的巨额资金,导致公司盈利能力减弱。

(2)支付方式单一,削弱偿债能力。

宁波华翔公司使用现金回购,这样必定会减少流动资产,但由于负债基本保持不变,使资产负债率提升,尤其是宁波华翔在短短两年里进行了两次回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司偿债能力。

宁波华翔公司―负债比率变化表。

见表1。

公司主要采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指标对短期偿债能力做出评价。

通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

表2数据显示,宁波华翔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逐年下降,―流动比率分别是2.33、1.96、1.44,速动比率分别是1.80、1.45、103;随着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大大降低,影响宁波华翔的偿债能力;从资产负债率来看,―宁波华翔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是0.27、0.30、0.41,资产负债率逐年增加,实施两次回购后资产负债率增加了13%,资产负债率越高表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弱。

3股份回购问题的解决措施。

3.1拓宽融资渠道,以解决回购所需资金。

在我国,影响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回购资金不足,而且大多数上市公司基本依靠自有资金进行回购,这样就加大了回购的难度,所以,上市公司需要拓宽回购的融资渠道,可以考虑融资回购。

上市公司使用大量资金进行股份回购,这会对公司的支付压力变大,导致企业的利益受损。

宁波华翔公司由于股份回购金额过大,企业现有的资金不足,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因此,宁波华翔公司应拓宽融资渠道,以解决回购所需资金,以保证金额大不会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公司在实施回购时,应该充分考虑使用债券融资方式来进行股份回购,从而保障股票回购的顺利进行。

由于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较低的资金成本,投资者可以在一定时期将其转换成公司股票,所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极好的融资工具。

3.2开展支付方式多样化。

股份回购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现金支付、实物资产支付、债券支付等,企业通过拓宽支付方式的手段来满足公司的需要,提高企业的经营利益。

开展支付方式多样化可以缓解企业的压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获得更大的利润。

由于公司在股份回购中支付方式单一,使得财务出现严重亏损,导致偿债能力下降。

按照我国资本市场的股票回购支付的特点和要求,股份回购的支付方式可以采用现金回购和资产回购。

现金回购支付方式是公司直接用现金回购股份并注销,这种方式适合经营能力强的企业,在回购后不会对公司长期利益造成损害,宁波华翔公司并不适合此种回购方式来回购;资产回购是公司利用暂时不使用的资产和获利较差的资产并将这些资产中的国有股部分的资产进行注销的回购方式,使用资产回购这种支付手段非常适合宁波华翔公司现金短缺但想要实现股票回购的情况。

如果公司能扩展股份回购的支付方式,用无形资产、实物资产、以抵偿债务的方式代替单一的现金支付的方式,可以让公司有充足的资金,减小公司资金压力。

3.3规范公司股份回购的规模。

由于我国在公司回购上的法律法规不明确、不具体,导致公司回购市场混乱等负面现象。

所以,股份回购规模必须要在合理性、合法性的原则下,并在一定范围内操作实行,增加其有利的方面,避免其不利的方面。

如果回购规模较大,支付金额较高,会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稳定。

宁波华翔公司第二次回购数额较多、规模较大,支付金额上限也较高,尤其是在公司现金流不足获利能力不强时,在短时间内回购大规模支付高额的股份,会使公司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

所以,宁波华翔公司在决定股份回购前,财务人员就应该对公司现有资金是否适合回购,回购支付的最大额以及回购后公司财务能力能否支持公司长期发展等,应做出合理的判定。

参考文献。

[1]杨莉.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问题分析[j].改革与开放,,(20).

[2]王健伟.上市公司股份回购问题研究[j].财务与管理,,(8).

[3]黄珏群,龚立恒.股份回购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12).

股份回购用于职工股权激励的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公司财务的影响【2】。

摘要:企业进行股份回购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而不同的方式进行回购会对会计处理和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按照不同来源的取得进行股份回购的资金对各种方式进行分析,以期对企业合理运用不同的资金来源提供借鉴。

股权激励是公司以本公司的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职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目前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法律规定,为拟采用股权激励方式的公司打开了合法解决股份来源问题的通道。

《公司法》第143条中明确规定了四种收购股份的方式,其中之一是公司经股东大会决议后,可以通过收购本公司股份的方式得到股份并将其奖励给本公司职工。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也明确了拟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可以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通过回购本公司股份的方式解决标的股票来源。

由此可见,对职工进行股权激励的股票来源渠道可以通过公司股票的回购得到解决。

而我国现有法规制度中对股份回购所需资金来源的会计处理有着不同的规定,这给实务操作带来了较大选择和操纵空间,从而可能对公司财务状况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回购股份资金在税后利润中列支。

1.《公司法》第143条在规定了公司收购的本公司股份用于职工激励时,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五;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出。

2.财政部发布财企〔〕67号《关于公司法施行后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中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公司法》第143条规定回购股份,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财务处理:

(1)公司回购的股份在注销或者转让之前,作为库存股管理,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转作库存股成本。

库存股转让时,转让收入高于库存股成本的部分,增加资本公积金;低于库存股成本的部分,依次冲减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

(2)因实行职工股权激励办法而回购股份的,回购股份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五,所需资金应当控制在当期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数额之内。

股东大会通过职工股权激励办法之日与股份回购日不在同一年度的,公司应当于通过职工股权激励办法时,将预计的回购支出在当期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中作出预留,对预留的利润不得进行分配。

公司回购股份时,应当将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转作库存股成本,同时按回购支出数额将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转入资本公积金。

3.《企业财务通则》第50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以回购股份对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实施股权激励的,在拟订利润分配方案时,应当预留回购股份所需的的利润。

根据以上规定,公司回购股份用于职工奖励所需的资金可以从税后利润中列支,并作为利润分配的一部分,在当期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中作出预留。

也就是说,这部分预留的利润实际上被限定用途,不允许向公司现有股东进行分配,并应转入资本公积金,在职工行权时,根据行权时价格与回购股份价格的差额,调整这部分资本公积金额。

二、回购股份资金在成本费用中列支。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11号-股份支付》,对股权激励政策规定了相应会计处理方法。

该项准则的应用指南中规定:企业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职工服务成本计入成本费用,同时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篇十四

大boss很少给我所在的部门开斗志昂扬、激情澎湃的员工大会,来了公司两年开了三次,第一次是入职的时候,一次是年终总结,还有一次是新年会议,但是他每次开会都讲到一个话题: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每次听完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无关我事是谁,是公司的元老级员工还是刚刚入职三天的实习生,企业文化是公司每个员工都必须深思的。

我所理解的企业文化,应该包括这些:

1、责任与承诺。

“凡走过,必留下善意痕迹;选择做,尽力做到最好”。我觉得企业文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责任,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认真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

工作上的坚守承诺对于企业文化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你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一定要在deadline前做完,如果自己并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就不要轻易地空口说白话,这是职场上最让人反感的事之一,因为这样不仅你失信于别人,同时还会打乱别人的工作计划,耽误所有人的进度。

2、规矩与创新。

古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公司是一个有规矩的地方,明确规定了了应该干和不应该干的事情,不要因为你的一时情绪随意打破,每个制定的制度都是适用于全体员工的,不会为了你改变,所以要么离开要么赶紧适应吧。

创新,boss常说:“我不怕你们天马行空的想,就怕你们在我们这个行业却没有想法。”在我们这个行业,没有idea,没有思考,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至少我自己是这么理解的。持续不断的学习,找准自己定位后持续学习,多读书,多去与别人交流,多向前辈学习。

3、shareandservice。

其实这一点很多职场人都没有做到,对于我来说,这也至今是一个需要努力的方向,没有去service别人的意识,“独善其身”在很多公司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这里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阐述了一个现象,往往很多人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所谓的独立,不去和别人share,只是关注在自己手头上的事情。不过庆幸的是,在我年轻的时候有热心的前辈愿意破口婆心的教我,给我分享和解答。现在我也正一点一滴的朝着方面努力,“强迫”自己做一些share,去service周围的同事。

学会这一点给我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和同事关系变的非常融洽,我想企业文化不就是这样么。

4、感恩。

带着感恩的心情去做自己的每一份工作,感谢公司给予你的机会,感谢同事给过你的帮助。正面积极地情绪在职场上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良性的东西。感恩这些在我生命中出现过的人。

以上,是我就企业文化这点自己的浅显理解,希望对此时在看这篇文的人能有所帮助。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篇十五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倡导,并经过筛选提炼而形成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包括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形象、行为规范及物质载体等。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经营理念是支撑企业价值观的各种信条、观念,是企业发展与竞争策略的指导思想;行为方式是企业文化中最真实、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部分,它特别要求理念与行为的一致性。企业文化全面而细致地渗透在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客观存在于每个企业之中。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使得企业长盛不衰;消极落后的企业文化却极大地阻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总是在不断发展中培育着积极的企业文化,这是因为积极的企业文化不但能够为员工营造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也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创建一流企业和建立百年企业的内化动力。具体分析如下:

1、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团队力量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积极的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提高下属机构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活力,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念可以形成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促使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从而在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对企业职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企业职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那时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2、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的企业文化强调把企业理念渗透到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渗透到企业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经营策略之中,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之中。在企业实际运作中,企业文化起到文化纽带、精神纽带、道德纽带、物质纽带、利益纽带等一系列作用,对形成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延长企业的生命力。任何一个企业都有生命周期: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但为什么还有一些百年老店经久不衰?这主要源自于企业文化的作用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意味着要面临危机和被淘汰。因而,企业文化中的创新精神、特别是企业家的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延长企业的生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久不败。总之,积极的企业文化作用、服务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创建科学的企业文化体系,对于延长企业生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威海国际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公司特有的企业文化:诚信、关爱、创新、卓越。

1、建立诚信文化,赢得企业声誉。在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价值观的塑造中,“诚”是企业聚心之魂,“信”是企业立足之本,诚信理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一。当前社会,多数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便是信用缺失。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假冒伪劣商品和虚假广告不断出现、信息披露不实、逃避债务等失信行为,已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威海国际始终把“诚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诚信是公司永远的承诺,是公司最大的本钱。在诚信的基础上,踏实做事,说到做到。通过诚信经营,正当竞争,以客户需求为依据设立目标,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最终赢得了客户的尊重,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在客户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我们公司自身的发展。

2、关爱员工,营造和谐的氛围是威海国际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和精髓。公司始终把员工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尊重员工的需求和权益,以员工为核心确立企业的文化和管理体系,为员工搭建一个成长的舞台,在公司发展的同时实现员工的人生价值。公司通过尊重和关爱员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并打造一支高绩效的团队;通过开发人力资源,建设学习创新型组织,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勇于争先、不甘落后的竞争氛围和机制,使公司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态势和活力。为了体现公司“尊重关爱员工,打造高绩效团队”的核心理念,公司开展员工生日庆贺等活动。在国内外工程建设过程中,公司也始终把履行社会责任与追求经济效益相结合,不但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管理人员,而且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赞助当地的文化教育等。

3、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公司始终坚持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这些将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所以无论是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还是经营策略、经营手段都要与时俱进,永不满足,并通过不断地创新来推动公司向前发展。

4、追求卓越是企业工作的奋斗目标。无论是产品、技术、质量、服务,还是管理、队伍建设,都要不断进取,争创一流,通过公司的完美工作来服务于社会,造福于社会。服务社会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因为公司源自社会,所以理应回报社会。

我相信,在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引导下,公司每位领导和员工身体力行地实践下,公司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认识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简短篇十六

中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传统的封建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人人都渴望得到皇帝般的服务,而不愿意为别人服务。甚至将服务别人看作是低下的行为,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有时更是戏噱那些具有良好服务精神的人“奴性十足,傻实在。”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导致了服务精神的缺失。即使我们为客户服务,往往也是被逼无耐的生存之道,而不是发自内心地将服务别人当作一种责任和光荣。服务别人成了一种人性的压抑,心灵的折磨。这与市场经济“人人为我服务,我为人人服务”的理念背道而驰,更与“服务创造价值,服务赢得尊重”的商业文明格格不入。

传统的封建思想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客户服务精神,还深刻影响着一个组织内部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其实就是在一个公司内部,也往往存在着经理和员工的二元结构。这种二元结构不是物理上的二元结构,而是心理上的二元结构。这种心理上的二元结构比物理上的二元结构危害更大。

企业是个服务链,即:一线员工为客户服务,管理人员为员工提供支持服务。即使是管理,其实也是一种服务,也是为了帮助员工做好工作。但是,在我们很多企业里,经理同员工之间的关系却极其扭曲,一些经理人强大的领导欲望和特权意识让员工丧失了与他们平等沟通的可能,要求经理为员工提供服务支持更成为一种奢望。很多经理人更是想当然地认为,“只有高高在上,与员工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树立自己的权威。”经理不能为员工提供服务,员工怎么会心甘情愿地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在一些企业,员工不仅要服务客户,还要服务好自己的领导。服务好领导甚至比服务好客户更重要,因为领导决定自己的职业升迁。所谓的“以人为本”最后演变为“以经理为本”。

卓越的服务,需要我们尊重服务的特点;需要我们善于引导员工的心态,树立起良好的服务意识;更需要我们营造健康的企业文化,摆脱传统文化的窠臼。海底捞的实践无疑会给中国服务企业以有益的启示。

理念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那些能够做大、做久的公司都以理念来指导企业的行为。海底捞将“用双手改变命运,靠勤奋实现梦想”确定为自己的价值理念。这既是海底捞董事长张勇先生对自己成功经验的总结,更是鼓舞每个员工勤奋努力的动力源泉。理念让海底捞具有了灵魂和精神动力,这也是海底捞区别于一般火锅店的根本所在。

我们不仅要活着,还要有尊严地好好活着。我们不仅为生存而奋斗,更为发展而奋斗,为梦想而奋斗。我们虽然没有社会背景,没有多高的学历,但是只要不向命运屈服,只要勤奋努力,靠我们的双手照样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一种信念。只有树立起这样的信念,才能激发无限的潜能。只有树立起这样的信念,我们才会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付出,我们的心中才有阳光,我们才有工作的快乐。

海底捞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他们也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为什么他们的服务态度和职业精神远远超过我们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因为他们更懂得对机会的珍惜,既然公司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就要好好干,就干出个样来让客户满意,让同伴尊敬。他们也有改变命运的渴望与追求,客户对他们服务水平的认可更让他们懂得:只要真心为别人服务,只要为别人创造了价值,就能赢得别人的肯定,就能获得回报。这是人性的公正,更是商业的文明。

企业不仅是员工谋生的平台,更是员工提升自身价值的平台,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那些一流的公司都善于激发员工的梦想,也都善于帮助员工实现梦想。中国很多企业员工跳槽很频繁,是员工真的愿意跳槽吗?不是。当然员工跳槽的原因很复杂,既有个人原因,也有企业的原因。但是,很多员工在企业中感受不到能力的提高,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是跳槽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对个人未来前途的不清晰会让大家产生恐惧。眼前的困难不可怕,看不到未来才可怕。

海底捞是为每个员工制定了完整的职业发展规划,让每个员工都能清晰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方向,让大家看到自己的未来,从而激发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热情。海底捞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做到这一点,不得不让人佩服。因为,就是一些高科技公司、知识秘密性企业也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海底捞将员工的职业发展分为技术、管理、后勤三条线,每个员工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在海底捞,走技术路线的“功勋级员工”收入仅仅比店长少一点点,这就有效避免了大家片面追求管理路线的职业发展方向。因为在任何单位,管理职位都是非常有限的,管理岗位的稀缺性决定了大多数员工会成为管理岗位竞争的失败者。或许也并不是每个员工都希望当经理,但是渴望得到职业的认可和尊敬却是每个人的愿望和追求。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身边榜样的力量更巨大。当看到与自己背景相似的同事靠自己的勤奋改变了命运,无疑会对每个员工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在经营企业过程中,树立榜样也是很好的领导方法。榜样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动力。榜样就是员工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海底捞的绝大多经理,包括店长、区域经理这样对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经理人都是从基层员工提拔起来的。袁华强是海底捞代表性人物,也是员工心目中榜样式人物。他先是从刷碗、传菜、门迎、服务员这样的最底层岗位干起,后来做领班、会计、店长,几乎海底捞公司所有的职位他都做过,他现在已是海底捞北京和上海大区经理、管理着15家店,而他刚过30岁。他是海底捞“靠双手改变命运”的最好证明。每个人的心中应该有榜样。企业也应该有意识地为员工树立学习的榜样,以榜样来引导员工,坚定大家对未来的信心。那些渴望杰出的企业和员工更应该具有成为别人学习榜样的理想和追求。

只有关爱员工,员工才会真心关爱客户。只有真心关爱员工,企业才有凝聚力。爱的力量是最巨大的力量。爱意味着付出,企业首先要付出爱,才能收获员工最企业的爱。海底捞为员工租的宿舍全部是正规小区的单元房,并且都配有空调和上网电脑。为了不增加员工上下班的负担,从小区到上班地点步行一般不超过20分钟。宿舍还有专人负责保洁,为员工拆洗被单、打扫卫生。如果员工是夫妻,则有单独房间。海底捞每开一个店,仅为员工租房子这一项支出,公司每年就要花费50万。

海底捞每月还会给大堂经理、店长以上的干部、优秀员工的父母每月寄几百元钱,以体现公司对员工父母的感激和关爱。几百元钱在城市算不了什么,但是在中国大多数农村,这几百元钱会大大改变他们的生活。这更是一种荣耀,当父母每月收到自己孩子所在公司邮寄来的钱时,除了乡亲们羡慕的目光和赞赏,他们更会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孩子们终于有出息了,自己可以放心了”。海底捞出资千万在简阳建立了一所寄宿学校,让员工的孩子免费上学。还设立了专项基金,每年拨100万元用于治疗员工和直系亲属的重大疾病。张勇说,“虽然这样的福利和员工激励制度,让企业的利润缩水很多,但是我们觉得这些钱花得值当”。对员工的真心关爱,提高员工福利带给海底捞的不是成本,而是员工对企业的热爱,员工的工作热情,品牌的美誉度,这些才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人人都有渴望自己做主的愿望。授权是是调动员工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提高运营效率的重要途径。没有授权,就没有团队,就没有凝聚力,也没有员工的创造性可言。授权更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很多老板不愿意授权,因为担心员工权力大了就容易官僚,就会做损公肥私的事情。与其将权力授予下属,再监督员工行使权力,还不如将权力揽在自己手里安全、省事。老板有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是,授权同监督员工正确行使权力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能否敢于授权是个胸襟问题;能否引导员工正确使用权力是个水平问题;能否适度包容员工的不足却是个气度问题。相对于能力强的老板,优秀的人才更愿意选择胸襟大、有气度的老板。海底捞公司授权的广度和力度会让很多经理人匪夷所思。在海底捞,普通员工有权决定免费赠送顾客果盘,有必要时,甚至可以免单。30万以下的开支,店长可以做主。海底捞的每个普通服务人员都是客户服务经理,他们甚至比一般餐馆经理的权力都大。服务业制胜的重点是服务的个性化和效率,而服务个性化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一线员工有没有快速决策的权力。海底捞的实践证明:提高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需要适当赋予一线员工必要的决策权力,即使企业为此冒一定的风险,也是值得的。

海底捞公司总部对每个店的考核只有员工满意度和客户满意度两个指标。很多公司颇为看重的财务指标,比如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利润率等指标在海底捞似乎显得有些多余。是海底捞公司觉得那些财务指标不重要吗?显然不是。企业是要追求盈利的组织,每个财务指标都会牵动企业家的神经。但是,那些优秀的企业家明白:把眼光盯在那些财务指标上没有用,只能会让自己急功近利,变得浮躁。只要把企业的一些基础工作做好了,财务指标的实现是自然的结果。

对于餐饮服务业而言,员工满意和客户满意是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只要客户满意了,品牌有了美誉度,还愁没有回头客吗?企业还会为销售的增长、利润的实现发愁吗?可能企业面对的是客户排队就餐这样的高级烦恼了。

一些人批评海底捞的发展速度不够快,以海底捞的知名度,完全可以实现快速扩张。对此,海底捞董事长张勇先生不以为然,他说,“为了保证服务质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每个新店必须保证有30%左右的老员工压阵。每开设一家新店,必须有符合要求的店长、领班和员工,如果人员不到位的话,那我们就会停止开店。即便新店已经装修完工,也要等相关人员考核达标之后再正式开业。”

对餐饮企业而言,找个合适的店面或许不是太难的事情,但培养一批优秀的员工实在是太难。可每个服务人员的素质才是海底捞文化的载体,是赢得客户满意,成就品牌的关键。优秀员工的培养确实需要一个过程。每个店面都应为海底捞这个品牌增辉,而不是稀释海底捞的品牌资源。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服务质量是否得到始终如一。品牌赢得客户的信赖不容易,但失去客户的信赖就在一瞬间。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海底捞摒弃了传统餐饮业的加盟模式,全部采取自营店的模式。做到这一点,需要禁得起快速做强做大的诱惑,需要具有真正将品质当作企业生命的追求。企业需要追求发展的速度,但是发展速度一定要建立在发展质量基础之上。只有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没有质量做保证,再快的扩张速度也没有任何意义,扩张的速度可能会成为我们走向灭亡的速度。

海底捞火了?有秘密可言吗?好像没有。海底捞也仅仅是遵循了商业的一些基本道理,比如:尊重行业的特点,真心关爱员工,用心服务好客户等。海底捞也没有什么伟大的创新,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但是海底捞却将那些基本的工作做细,持之以恒地践行自己的理念,兑现对员工和客户的承诺。他们也终于做好出了自己的水平,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和高度,赢得了员工和客户的信赖。或许只有那些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那些将事业看得至高无上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管理不需要太多的智慧,但是优秀管理却需要管理者有一颗懂得爱人的心灵。

海底捞能做到的,我们每个企业都应能够做到,海底捞应该被超越。在中国的大地上,应该涌现出数以万计的象海底捞这样的企业,让人性的光辉与商业的文明交相呼应,让每个劳动者都能享受创造价值的快乐和分享价值的欣喜。向真正的劳动者致敬,向伟大的商业文明致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