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诱发乳腺癌的八大高危险因素

诱发乳腺癌的八大高危险因素

时间:2018-07-10 09:21:41

相关推荐

诱发乳腺癌的八大高危险因素

现在25到45岁成为女性乳腺疾病的高发期,并在45至55岁达到高峰。专家指出,乳腺癌早发现早治疗或可治愈,建议女性做好乳腺癌的筛查和防治。自我乳房检查最好每月一次,这是最方便的方法,发现有可疑的变化时

1四大危险因素诱发乳腺癌

现在25到45岁成为女性乳腺疾病的高发期,并在45至55岁达到高峰。专家指出,乳腺癌早发现早治疗或可治愈,建议女性做好乳腺癌的筛查和防治。自我乳房检查最好每月一次,这是最方便的方法,发现有可疑的变化时,应及时去医院做专科检查。

通常乳腺癌的发病与遗传、生育、营养和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中,生育因素主要包括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初次生育年龄超过30岁、未生育等;营养因素主 要包括绝经后肥胖、患有其他乳房疾病等;环境因素包括长期服用避孕药和含雌激素类食品及药品、长期压力过大或心情不畅、接受过多电离辐射等。

徐兵河教授强调,乳腺癌的发生与生活方式相关。如吃快餐食品、高热量食品较多,会导致人体内脂肪含量升高,脂肪使雌激素分泌增多,雌激素能刺激乳腺细胞的增长,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早发现早治疗或可治愈乳腺癌在早期,由于患者感觉不明显,很难被发现。等发展到了晚期,与肿块相连的皮肤有了凹陷,呈橘皮状,症状明显才被患者察觉,但可能为时已晚。徐兵河教授说,乳腺癌虽高发,但若在早期发现完全可以控制,甚至可能治愈。为了尽早发现乳腺癌,一方面应定期做乳腺癌筛查,早期乳腺癌的10%生存率可达 80%;另 一方面,女性要学会做自我乳房检查。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生物靶向治疗。其中靶向治疗 是以肿瘤细胞中的特定基因作为治疗靶点,能够瞄准肿瘤细胞,避开正常细胞,分清“敌我”,更加有效,毒副作用更小。像有“黑蝴蝶”之称的HER2阳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较为“凶险”的一类,且容易出现复发转移。采取生物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能够消灭“黑蝴蝶”,减少乳腺癌复发几率。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对于20至39岁普通女性,如果是非高危人群,一般不推荐乳腺筛查,但应该定期体检;对于40至49岁普通女性,应每年做1次乳腺X线 检查和临床体检;对于50至69岁普通女性,应每1至2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和临床体检;对于70岁或以上的普通女性,可每2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和临床 体检。对于高危女性,建议提前进行筛查(40岁前),筛查间期推荐每半年1次,筛查手段除了临床体检、B超、乳房X线检查外,可以应用MRI(核磁共振) 等新的影像学手段。

妇科专家提示:作为女人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去保护自己。要积极预防各种妇科疾病,一旦发现不适就要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诱发乳腺癌的8大危险因素

女人要牢记的诱发乳腺癌 href="/jb/rfjb/rxa/" target=_blank>乳腺癌的因素。一提起乳腺癌,许多女性都会十分害怕。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的乳腺癌呢?专家介绍,乳腺癌是现代社会女性“三大杀手”之一。然而乳腺癌与一定的生物-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其高发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家族遗传:患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女儿亦好发乳腺癌,发病年龄轻,常发生在闭经前,多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月经因素:月经初潮年龄早于12岁,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初潮17岁者大2.2倍;绝经期晚于50岁者,比45岁后绝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流产过多:正常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做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是预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生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至30%。

性生活质量差:乳腺疾病和性生活密切相关,女性的性压抑可以增加乳腺小叶增生与乳腺肿瘤的发病几率。国内有关调查显示,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的妇女86%的人在性生活中从未达到过性高潮;初婚年龄越大,乳腺癌发病率越高。

抑郁情绪:在独身女子、留守女士、公关小姐、退休女工和一些中学教师中,患乳房疾病的较多,乳腺癌发病率也高。由于这些女性极易产生紧张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苦闷失望、急躁恼怒等抑郁情绪,长期受不良情绪剌激,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

过度肥胖:肥胖与乳腺癌密切相关。女孩肥胖易性早熟,为日后患乳腺癌埋下祸根。肥胖者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生率高于非肥胖者3.45倍,因为脂肪堆积过多,雌激素的生成便增加,多余的雌激素被脂化后贮存于脂肪组织内,并不断地释放进入血液,对乳腺组织产生剌激,久而久之,易引起乳腺癌。再有,肥胖者大都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体内胆固醇升高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膜的胆固醇含量升高,抑制了免疫功能。

不良生活习惯:以吸烟、酗酒为“时髦”、去夜总会、歌舞厅,通宵达旦地沉浸在灯红酒绿之中、喜吃煎炸食品和各种糕点甜食,而对粗粮、蔬菜却从不沾口;独身、或过了30岁才结婚生育,生了孩子不愿喂奶;还有些女子佩戴乳罩过紧或过松,失去保护乳房的作用。

3诱发“乳腺癌”八大因素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研究总结出诱发乳腺癌的八大危险因素:

家族遗传:

患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女儿亦好发乳腺癌,发病年龄轻,常发生在闭经前,多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

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月经因素:

月经初潮年龄早于12岁,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初潮17岁者大2.2倍;绝经期晚于50岁者,比45岁后绝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倍左右。

流产过多:

正常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做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提醒:多次人流易致宫颈癌

人工喂养:

母乳喂养是预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生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至30%。

提倡:哺乳时间越长患乳癌危险越小

性生活质量差:

乳腺疾病和性生活密切相关,女性的性压抑可以增加乳腺小叶增生与乳腺肿瘤的发病几率。国内有关调查显示,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的妇女86%的人在性生活中从未达到过性高潮;初婚年龄越大,乳腺癌发病率越高。

抑郁情绪:

在独身女子、留守女士、公关小姐、退休女工和一些中学教师中,患乳房疾病的较多,乳腺癌发病率也高。由于这些女性极易产生紧张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苦闷失望、急躁恼怒等抑郁情绪,长期受不良情绪剌激,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

过度肥胖:

肥胖与乳腺癌密切相关。女孩肥胖易性早熟,为日后患乳腺癌埋下祸根。肥胖者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生率高于非肥胖者3.45倍,因为脂肪堆积过多,雌激素的生成便增加,多余的雌激素被脂化后贮存于脂肪组织内,并不断地释放进入血液,对乳腺组织产生剌激,久而久之,易引起乳腺癌。再有,肥胖者大都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体内胆固醇升高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膜的胆固醇含量升高,抑制了免疫功能。

不良生活习惯:

以吸烟、酗酒为“时髦”、去夜总会、歌舞厅,通宵达旦地沉浸在灯红酒绿之中、喜吃煎炸食品和各种糕点甜食,而对粗粮、蔬菜却从不沾口;独身、或过了30岁才结婚生育,生了孩子不愿喂奶;还有些女子佩戴乳罩过紧或过松,失去保护乳房的作用。

4诱发乳腺癌的八大高危险因素

女人要爱护自己,拒绝乳腺癌,坚持健康。目前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研究总结出诱发乳腺癌的八大危险因素:

家族遗传

患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女儿亦好发乳腺癌,发病年龄轻,常发生在闭经前,多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月经因素

月经初潮年龄早于12岁,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初潮17岁者大2.2倍;绝经期晚于50岁者,比45岁后绝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流产过多

正常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做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提醒:多次人流易致宫颈癌

人工喂养

母乳喂养是预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生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至30%。

提倡:哺乳时间越长患乳癌危险越小。

性生活质量差

乳腺疾病和性生活密切相关,女性的性压抑可以增加乳腺小叶增生与乳腺肿瘤的发病几率。国内有关调查显示,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的妇女86%的人在性生活中从未达到过性高潮;初婚年龄越大,乳腺癌发病率越高。

抑郁情绪

在独身女子、留守女士、公关小姐、退休女工和一些中学教师中,患乳房疾病的较多,乳腺癌发病率也高。由于这些女性极易产生紧张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苦闷失望、急躁恼怒等抑郁情绪,长期受不良情绪剌激,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

过度肥胖

肥胖与乳腺癌密切相关。女孩肥胖易性早熟,为日后患乳腺癌埋下祸根。肥胖者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生率高于非肥胖者3.45倍,因为脂肪堆积过多,雌激素的生成便增加,多余的雌激素被脂化后贮存于脂肪组织内,并不断地释放进入血液,对乳腺组织产生剌激,久而久之,易引起乳腺癌。再有,肥胖者大都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体内胆固醇升高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膜的胆固醇含量升高,抑制了免疫功能。

不良生活习惯

以吸烟、酗酒为“时髦”、去夜总会、歌舞厅,通宵达旦地沉浸在灯红酒绿之中、喜吃煎炸食品和各种糕点甜食,而对粗粮、蔬菜却从不沾口;独身、或过了30岁才结婚生育,生了孩子不愿喂奶;还有些女子佩戴乳罩过紧或过松,失去保护乳房的作用。

预防乳腺癌 应从20岁开始

为避免患乳癌,女性应具备一些“预防乳癌”的基本知识,以下简单说明:

1、多摄取含丰富纤维素的食品

肥胖和体重的增加都有可能导致乳癌发生。平时应少摄取动物性脂肪,多吸收纤维性的食物、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进而减少身体中可能导致乳癌的雌激素,降低乳癌的发生率。

2、养成运动好习惯

据医学专家统计,经常运动的女性,患乳癌的几率比不运动的女性低30%。多做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能预防乳癌的发生。

3、定期作乳房检查

①年龄在20-40岁的女性,应于每月例假过后一周内做一次乳房自检;每隔2年,由专业医师做一次临床检查或乳房摄影术。

②年龄在40-49岁间的女性,除每月定期做乳房自检外,每年做一次专业性的乳房检查比较好。

③年龄在50岁以上的女性,每月应定期做乳房自检,且每年须做一次临床乳房检查和乳房X光摄影。

虽说女性都有患乳癌的危险,只要您坚持做到了以上这些,必能远离乳癌的威胁,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功效。

5时常刮腋毛易引发乳腺癌吗?

流言: 【刮腋毛易导致乳腺癌】因为腋毛帮助汗液排除,没有腋毛会使得毒素的排除受阻是毒素储存于淋巴结,从而提高罹患乳腺癌的几率。乳腺癌在腋窝区域发病最多也是由此造成。

真相: 夏日将至,很多女孩都会选择刮腋毛,因为在她们看来吊带背心下窜出郁郁葱葱的腋毛是不可接受的事情。不过网络上却流传着“刮腋毛易导致乳腺癌”的说法,这个警告乍看起来头头是道,但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它其实漏洞百出。

排毒?和排汗完全无关嘛

不少流言的惯用伎俩都是首先提出一个虚假的前提,然后用看似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例如这则流言就首先认定“排汗受阻会导致排毒受阻,最终导致癌症发生”。

在现代医学里很难为“排毒”找到合适的定义。如果将致癌物质认为是“毒”,那么我们身体内大多数毒素都是由血液运输到肝脏或肾脏代谢清除的。这些“毒素”或经由胆汁随粪便排出或通过尿液排出体外[1]。流言中提到的“膝盖后方关节、耳后、腋窝等主要排毒区域”实在是无从谈起。

除了肝肾之外,淋巴结负责消灭体内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同时也能清除部分对身体健康有危害的物质。但淋巴结清除“毒素”的机制不是出汗而是免疫介导的,代谢产物通过淋巴回流最终也是进入血液系统的[2]。实际上,淋巴结根本不与汗腺直接连接。汗腺存在于皮肤之中,而非淋巴结内。

排汗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它可以调节体温、保持皮肤湿润,同时排出极少量代谢废物。不过汗液的99%以上都是水,剩余极少部分溶质包括矿物质、乳酸、尿素及其他极微量的代谢产物。这些溶质中绝大多数来源于血浆,但浓度远低于尿液[3][4],因此所谓出汗的“排毒”作用十分有限,局部排汗受阻很难对人体代谢造成显著影响。

阻碍排汗?刮腋毛无罪

“刮腋毛会使得排汗受阻”是流言中所认定的另一个“事实”。但实际上,从毛囊结构(见下图)上不难发现,刮腋毛并不会影响汗腺的结构,也不会阻碍排汗。

汗腺包括排泄汗腺和顶浆汗腺两种[5]。排泄汗腺遍布全身,直接开口在皮肤表面,排汗功能与是否刮腋毛无关。顶浆汗腺则分布在腋下、阴部、乳晕等处,开口与毛囊相通,分泌的汗液相对较为粘稠,这种分泌液在皮肤表面的细菌作用下会形成特殊体味,严重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狐臭[6]。由于刮腋毛只是剃除了毛发在体表的部分,并不破坏毛囊深层结构,因此对顶浆汗腺的分泌影响也十分有限。不少有体味(狐臭)的患者即便刮除了腋毛,但体味依旧浓烈[7],要借助止汗剂与除臭剂才能勉强掩盖体味。

当然,需要提醒的是,对于采用物理方式刮除腋毛的人来说,如果因为刮腋毛不当造成皮肤的破损,确实容易引起感染、毛孔阻塞,有可能对排汗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最好使用清洁锋利的剃毛工具,剃毛前充分湿润并适当使用润滑产品对避免划破皮肤也有帮助。同时切记不要与他人共用剃毛工具。

腋窝淋巴结与乳腺癌

流言还声称几乎所有的乳腺癌都是发生在乳房外侧上方的区域,因为这里是排毒淋巴结的所在地。临床上以乳头为原点,画横纵轴将乳房分为四个象限,外上象限乳腺癌原发灶发病率确实最高,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对此的解释是,这很可能只是因为该象限乳腺组织最多而已,其发病比例和乳腺组织在外上象限分布的比例类似,和淋巴无关[1]。

值得一提的是,腋窝淋巴结与乳腺癌的淋巴转移(注意,不是原发癌灶)确实有密切的联系。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大多都发生在腋窝淋巴结,但这依然与所谓的“腋窝淋巴结储存毒素”无关,而是由乳腺淋巴回流途径决定的。

乳腺周围分布着众多淋巴结,乳房组织产生的大部分淋巴液都是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先流至腋窝淋巴结,再流向锁骨下淋巴结。因此大部分的乳腺癌淋巴转移也都发生在腋窝淋巴结[8]。

结论:谣言粉碎。 刮腋毛导致乳腺癌的谣言无论在论据还是结论上都是站不住脚的。目前并无临床证据支持刮腋毛会致乳腺癌,也无研究表明乳腺癌发病位置同刮腋毛有关。刮腋毛在审美上是好是坏因人而异,但依据目前的医学认识,选择刮腋毛的人不必担心会对乳腺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作者吐槽:“男人之所以比较不会得乳腺癌的原因是他们从未剃掉腋毛”恐怕是谣言里最无厘头的论据了。乳腺癌的发生受到遗传、外部环境、乳腺组织含量,雌激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对男女都有作用。男性乳腺组织含量远小于女性是男性较少患乳腺癌的主要原因。罹患会导致体内雌激素大量分泌的疾病的男性,其乳腺癌发病率也会大大增高[1]。一些含有可能影响雌激素代谢物质的化妆品也因此被质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