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点滴状银屑病有何特点

点滴状银屑病有何特点

时间:2023-07-31 14:43:40

相关推荐

点滴状银屑病有何特点

点滴状银屑病是根据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形态进行分类的一种类型。主要见于寻常型银屑病的初发皮疹或新发皮疹,尤其多见于儿童患者,或在寻常型银屑病愈后复发,以及由静止期、消退期突然转变为进行期时出现。

1点滴状银屑病有何特点?

点滴状银屑病是根据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形态进行分类的一种类型。主要见于寻常型银屑病的初发皮疹或新发皮疹,尤其多见于儿童患者,或在寻常型银屑病愈后复发,以及由静止期、消退期突然转变为进行期时出现。为粟粒至黄豆大红色丘疹,散在或对称分布于全身各处,周围常有红晕,具有典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的特征,病程中同形反应常阳性。

近年来,随着对银屑病研究的深入,发现点滴状银屑病患者多伴有咽炎、扁桃体炎或其他部位皮肤、黏膜的炎症,炎症部位的细菌培养多为链球菌,应用抗生素(如红霉素、青霉素等)治疗后,皮损可减轻或消退。

若银屑病病情与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有关,可在应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后摘除扁桃体,部分病例治愈后可不复发。推测点滴状银屑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尤其是与p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超抗原有关。因此,对点滴状银屑病患者,应积极检查有无感染灶,并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2点滴状银屑病特点

银屑病的种类很多,其中点滴状银屑病颇具特点:

●常突然发生于春秋季节,尤以感冒咽痛之后、半个月之内易发。

●发病后全身遍布小红点或小丘疹,刮之可见少许白屑,患处痒或不痒。易被误诊为过敏性皮肤病等。

●可随咽痛好转而自愈,终身不犯,也可因滥治或体质虚弱而扩大蔓延成地图状银屑病,迁延不愈。

●受错误宣传的影响,有的人一听说银屑病就悲观失望,心情不好易使本病加重。

点滴状银屑病有明显的自愈倾向。只要注意营养和休息,心情愉快,扶正祛邪,就可迅速不治自愈。若有持续的咽炎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头孢类、红霉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需点滴注射治疗,更不可内用外用“松”类激素,否则暂时的有效会换来缠绵难愈,得不偿失。

3浅析点滴状银屑病

点滴状银屑病的症状

近年来,随着对银屑病研究的深入,发现点滴状银屑病患者多伴有咽炎、扁桃体炎或其他部位皮肤、黏膜的炎症,炎症部位的细菌培养多为链球菌,应用抗生素(如红霉素、青霉素等)治疗后,皮损可减轻或消退。

点滴状银屑病的特点

点滴状银屑病是根据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形态进行分类的一种类型。主要见于寻常型银屑病的初发皮疹或新发皮疹,尤其多见于儿童患者,或在寻常型银屑病愈后复发,以及由静止期、消退期突然转变为进行期时出现。为粟粒至黄豆大红色丘疹,散在或对称分布于全身各处,周围常有红晕,具有典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的特征,病程中同形反应常阳性。

点滴状银屑病的治疗

若银屑病病情与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有关,可在应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后摘除扁桃体,部分病例治愈后可不复发。推测点滴状银屑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尤其是与p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超抗原有关。因此,对点滴状银屑病患者,应积极检查有无感染灶,并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4慢性胃炎的点滴

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根据胃粘膜的组织学改变,可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肥厚性胄炎。按病变的部位又可分为胃体胃炎和胃窦胃炎,胃体胄炎的粘膜萎缩性病变多呈弥漫性,只局限于胄体而不侵犯胃窦部,胃酸分泌功能有严重障碍,血清胄泌素水平增高和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多呈阳性反应,可有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并导致恶性贫血;胃窦胃炎以胃窦部粘膜受累为主,多局限于胄窦部的萎缩性病变或兼有浅表性炎性病变,同时胃体粘膜也可出现较轻并呈灶性分布的萎缩病变,胃酸分泌功能障碍较轻,血清胄泌素水平低下,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呈阴性反应,一般不引起恶性贫血。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一般都不典型,病程缓慢,常反复发作,除胃部不适或疼痛外,各类型的慢性胃炎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浅表性胃炎一般表现为饭后上腹部不适,有饱闷及压迫感,嗳气后自觉舒服,有时还有恶心、呕吐泛酸及一时胄痛,无明显体征,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饭后饱胀,上腹疼痛以及贫血、消瘦、疲倦和腹泻等全身虚弱症状。肥厚性胃炎则以顽固性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食物和碱性药物能使疼痛缓解,但疼痛无节律性。部分病人可有上腹部及左上腹轻度压痛,亦有表现为反复上消化道出血。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急性胃炎的遗患,亦可能与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食物或药物有关,长期胆汁返流可造成慢性胃炎。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与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有密切关系。

由于本病没有特异性症状和体症,所以胃镜和活组织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浅表性胃炎常以胃窦最为明显,且多为弥慢性,胃粘膜表面呈花斑状(红白相间)改变,常有灰白色或黄白色脓样分泌物附着在粘膜上,并可见局限性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萎缩性胃炎粘膜苍白或灰白色,皱襞变细或平坦,粘膜下血管透见,但粘膜颜色常受到血红蛋白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肥厚性胃炎见到异常粗大的粘膜皱襞,有时呈脑回状或结节状,颜色较暗,常伴糜烂出血。活组织检查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浅表性胃炎腺体正常无改变,萎缩性胃炎有腺体减少,严重者有幽门腺化生或肠腺化生。

本病目前尚无特别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抗菌、助消化、解痉止痛药物等。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经过治疗,症状可完全消失,而当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时,治疗效果则不理想。

本病在中医学属“胃脘痛”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饮食与情志所伤,两者又互为影响,而致胃痛。饮食所伤,脾胃受损,再遇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克脾,而致肝胃不和;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而致肝胃郁热,火郁热蕴,又易耗伤胃阴,胃阴不足,失其润降;初病在气,久痛入络,脉络受损,气血失和而致瘀血作痛;病久不愈,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或脾胃素虚,又过食生冷,克伐中阳,转为脾胃虚寒之症。

5输尿管癌点滴的注意事项

1.肉眼﹑血尿﹑输尿管刺激症是主要临床症状。

2.输尿管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好发年龄在50~70岁,男女比例为4︰1.

3.局部多次复发是输尿管癌复发特征,远处转移多见肝﹑脏﹑肺﹑骨等。

4.90%的输尿管癌为移行上皮癌,少数为鳞癌﹑腺癌。

5.输尿管癌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早期发现﹑综合治疗﹑特异性抗癌﹑全身用药﹑个体化治疗是治疗输尿管癌的基本原则,应贯穿于治疗始终。

6.由于输尿管的解剖特点,对输尿管癌的局部治疗容易顺利完成,所以有效全身治疗防止输尿管癌复发转移是临床治疗学的重点,综合治疗可使多数早期输尿管癌获得长期生存。

7.头2年每3月复查一次B超﹑尿常规﹑CT,必要时作输尿管镜检查。

8.做好术后患者护理工作,每日清洁消毒局部创面﹑保持排尿通畅﹑防止尿道感染﹑积极锻炼排尿功能,遇到排尿困难时及时住院,积极处理。

9.预后与临床分期﹑肿瘤分类﹑是否为多发性肿瘤﹑组织学分级以及是否有梗阻性尿道路病变有关,不同分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T1期为63%;T2期为21%;T3期为10%;T4期为0%。

10.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详尽了解患者病情,包括放疗剂量﹑手术时间﹑排尿功能等制定并实施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大部分输尿管癌患者可获得理想的远期疗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