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在法院工作 这句话她常常挂在嘴边……

在法院工作 这句话她常常挂在嘴边……

时间:2023-03-04 23:49:55

相关推荐

在法院工作 这句话她常常挂在嘴边……

来源标题:《田晓昕:一定能有更优的解决方案!》

田晓昕

是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民一庭审判员

“一定能有更优的解决方案”

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工作来

她主动回应群众诉求

积极探索更优工作机制

切实提高群众司法获得感

她多年如一日

始终秉承

“司法为民就要解决

实际问题”的工作理念

注重以公正裁判

引领社会风气……

↓↓↓

田晓昕主要负责民事合同类案件审理,承办案件涉及房屋买卖、房屋租赁、建设工程以及教育培训等服务合同纠纷。作为一名民事法官,田晓昕每天清晨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摊开案件排期表,细细琢磨当天每个案件的解决方案。待到全天工作完成后,再仔细思考审判思路是否正确、沟通方式是否妥当,复盘一天工作,探究更优的审理思路。

化解纠纷不仅是一纸判决

更要消弭群众情绪

“纠纷很多时候只是问题的外在表现,百姓来到法院其实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每天都在法院工作,但群众可能一辈子只来法院这一次。我们头顶国徽、佩戴法徽,面对他们,我们什么样,法官群体就是什么样,法院就是什么样。”田晓昕表示,“实质性化解纠纷,要做的不仅仅是出一纸判决,更要消弭群众的愤怒、不满、委屈、质疑等情绪,给出一个审慎、公正的答复,为纠纷化解划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田晓昕刚成为法官的时候,她审理了一起七旬老太太起诉八旬老大爷腾房的案件。老太太数次来到法院声泪俱下地讲述自身困难,开庭后,田晓昕发现,虽然老太太在理,但老大爷无儿无女确实没有其他住房,一旦腾房就无家可归了。

一筹莫展时,她留意到每次与老大爷谈话,都会有几位自称是大爷老乡的人来旁听。于是,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和这几位老乡商量如何解决老大爷的实际问题。结果,老乡们直接凑钱给老大爷租了周转房。就这样,老大爷在案件调解期间顺利地腾了房,老太太也解决了困扰她多年的问题。

这个案子虽然不大,但对田晓昕影响很深。“我第一次感受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纠纷实质性化解的成就感,我想,这应该就是‘司法为民’吧!”

规范庭前会议

繁简分流民事审判

不满足于个案中群众满意的成就感,田晓昕心里始终有着一个个“小目标”。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她发现大部分案件由于请求不固定、证据材料多、需要评估鉴定、双方冲突激烈等原因,一次开庭审结确实存在现实困难,很多案件不得已需要二次开庭,甚至多次开庭。

在落实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中,她开始思考怎样把握改革试点机遇,科学管理审判流程、高效规范审理复杂案件。最终,她把目光落在了“庭前会议”上。她从“庭前会议”程序着手,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创新总结出“三固定三排除”的民事庭前会议实施方案。这个简约却不简单的方案,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为高效庭审“铺好了路”,同时也令很多纠纷的当事人在庭前达成调解,大大提高了案件运转效率,盘活了审判资源,锻炼了法官助理队伍。

如今,西城法院已经将庭前会议工作融入到民事审判日常,切实做到了繁简分流,繁案精审、简案快审,让人民群众感受司法审判提速增效带来的获得感。

回应群众关切

普法引领社会风尚

田晓昕承办的民事合同类案件涉及群众日常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反映着群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她的每一份判决都体现着司法对于民生的关注与关怀。在她看来,从当事人的生活实际出发去具体分析案件,就是最适配的审判思路。她尤其注重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初生阶段,保障民生需求、维护社会安定。

“在日常的审判工作中,我会接触大量案件,在处理这些案件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司法只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普法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具有治未和治本的意义。”基于这样的想法,田晓昕在办案之外还特别注重普法宣传。自以来,她曾就房屋买卖、租赁、装修、旅游合同、教育培训等群众关切问题,连续七年策划召开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以案说法。“通过典型案例发布,让群众了解法律在倡导什么、保护什么、反对什么、惩治什么,让裁判说理成为行为指引,让规则意识扎根于群众内心。”

她曾荣立个人三等功,获评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评选为北京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西城区“红墙卫士”之星、西城区政法楷模。

在她的书柜中还摆满了当事人送来的感谢信、承诺书、锦旗,这些“物件”是一位位当事人与她分享的“案结事了”的共同喜悦,更承载着她践行红墙意识、坚守为民情怀的满满收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