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共工:这个上古传说中的“千年大反派”到底是被谁诛灭的

共工:这个上古传说中的“千年大反派”到底是被谁诛灭的

时间:2022-04-18 06:19:27

相关推荐

共工:这个上古传说中的“千年大反派”到底是被谁诛灭的

如果说颛顼是上古传说中的第一男主角,那么共工就是上古传说中的第一大反派。

共工在上古传说中的戏份甚至还要高过颛顼,所以研究上古传说是绕不开共工的。下面,我将以《左传》、《国语》、《逸周书》和《山海经》为主要依据,以《尚书》、《吕氏春秋》、《史记》和《淮南子》为次要依据,其它先秦诸子文献为参考,着重整理一下共工的演变脉络,尝试一窥共工的真面目。

如果你是新朋友,没有读过我过往的文章,那么,请先放弃你从《神话大全》里获得的对共工的所有认知。我所选取的作为依据的书籍中,除《淮南子》以外都具备史料价值,所以我在这里是从历史角度来探讨共工的,之所以选择了《淮南子》,也是因为《淮南子》是共工从人到神演变的分水岭。

如果你不认为共工真的存在过,那就完全没必要浪费时间读下去,如果你认为共工存在过,那就请不要相信你所知道的神话中的那个共工。

在上古传说中,最大的谜题之一就是:共工是被谁杀死的?

答案有很多,有颛顼说、有高辛氏说、有祝融说、有帝尧说、有帝舜说,有大禹说。

但有一个说法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那就是唐氏说,而且这个说法也是唯一无法凭借其它材料和逻辑进行反驳的。

昔有共工,自贤,自以无臣,久空大官,下官交乱,民无所附,唐氏伐之,共工以亡。——《逸周书·史记解》

需要补充的是,上古时期所讲的唐氏即是陶唐氏,而陶唐氏并不等同于帝尧,可参考陶唐氏与帝尧不是同一个人一文。问题是,《逸周书》里的这个说法真的可信吗?

暂且不做判断,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其它说法是否可信。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撞不周之山”的故事,同时我也相信,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这个故事到底是谁最早讲的,事实上,这段话出自《列子·汤问》,而传世的《列子》一书并不是先秦时期的那位列御寇所著,而是晋人的作品,而且其中记载的共工氏与颛顼争帝的传说也不是《列子》首创,而是摘自成书于西汉早期的《淮南子》。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淮南子·天文训》

那么,《淮南子》的说法可靠吗?答案是不可靠,而且《淮南子》各篇之间都是相矛盾的,虽然《淮南子》中有多处记载了颛顼同共工的争斗,还明确地讲颛顼杀死了共工。

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淮南子·兵略训》

但与此同时,《淮南子》里还有共工被高辛氏诛灭的记载。

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祀。——《淮南子·原道训》

不仅如此,《淮南子》又讲共工被尧流放了。

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西教沃民,东至黑齿,北抚幽都,南道交趾。放讙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流共工于幽州,殛鲧于羽山。——《淮南子·修务训》

最离谱的是,到了舜的时代,共工还制造了大洪水。

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淮南子·本经训》

也就是说,仅在《淮南子》一书中,共工就同颛顼、高辛氏、尧、舜都打过交道,而且是死了又活,活了又死,那么,何以出现此种情况呢?

这其实是《淮南子》一书的性质所决定的,《淮南子》其实是刘安及其众门客的学说的合订本,其书旨在挑战汉武帝以尊崇儒家为幌子的加强皇权之策,所以《淮南子》的内容真真假假,玄之又玄,其中有一定的哲学思考,但并不具备史料价值。

所以,为了回避《淮南子》的影响,我们仅在《淮南子》之前的具备史料价值的文献中来探究共工。

首先是《国语》,在《国语》里,“共工用灭”至少发生在有虞氏之前。

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国语》

这段讲是有虞氏时期的鲧犯了曾经的那个共工的错误,以至于被帝尧杀死在羽山的事。“共工用灭”这件事发生在鲧治水之前很久,所以要讲“昔共工弃此道也”。

而到了大禹治水的时候,是“共之从孙四岳佐之”,后世学者多把“从孙”翻译成兄弟的孙子,如东汉韦昭《国语注》有:“从孙,昆季之孙也。”,这其就是望文生义了,东汉学者多有此类。其实在先秦文献中,“某某之子”的“子”并不都是指儿女,有时候指的是后裔,而“孙”是比“子”更久远的后裔,所以,这里的“从孙”并非是“昆季之孙也”,而是兄弟的比较久远的后裔。

也就是说,共工与四岳之间并非仅隔着一代人,而是相距很久远,所以用的是“孙”,这与《山海经》里的“炎帝之孙伯陵”是一样用法,伯陵尽管也是上古人物,但同炎帝还差得很远。

我们可以通过《国语》中的另外一条信息,继续缩小共工所在的年代。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国语》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没有讲“共工”,而是用了“共工氏”,这两个词其实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区分,“共工氏”一词属于氏族称谓,在先秦史料中,“某某氏”通常指的都是氏族,而“共工”一词有时候是“共工氏”的代指,有时候又特指那个叫“共工”的人,而那个叫“共工”的人就是共工氏的始祖。

上面这段文字记载的是上古帝王与祭祀的渊源,这段记述是以时间来层进的,最早的是烈山氏,烈山氏之后是共工氏,共工氏之后是黄帝,黄帝之后才是颛顼。

也就是说,《国语》的这条记录,从时间上,一下子将共工氏推到了黄帝时代之前,而这里的重点其实是共工氏之子——后土,这个后土就是我们常讲的“江山社稷”里的“社”的源头。

除了《国语》,《左传》中也明确记载了后土同共工氏的关系。

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左传》

而《山海经》又可以同《左传》、《国语》相呼应。

共工生后土。——《山海经·海内经》

也就是说,《左传》、《国语》、《山海经》都认定后土是共工的后裔。

那么,后土又是谁呢?我们再来看看《左传》里的后土。

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左传》

是不是很出乎意料呢?

原来尧舜也是将共工氏之子——后土,当社神来祭祀,当然,这也可能是《左传》的穿帮,尽管我不太相信《左传》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但也姑且怀疑之。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山海经》里是怎么记述后土家族的。

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山海经·大荒北经》

夸父是后土的后代,如此一来,夸父自然也就成了共工的后代,离奇的是,夸父居然是被应龙杀死的。

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山海经·大荒北经》

而应龙又是黄帝的部下,他杀蚩尤执行的就是黄帝的命令。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山海经·大荒北经》

总结一下就是,夸父是共工后裔,夸父又和黄帝同时代,那么,我们又一次证实了共工要早于黄帝。

除此之外,《管子》一书中明确地讲共工早于黄帝。

燧人以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至于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不利其器,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逐禽兽,实以益人。然后天下可得而牧也。——《管子》

先是燧人,然后是共工,接下来才是黄帝,而且共工是称王的,这与《国语》讲的“共工氏之伯九有也”遥相呼应。

事实上,在所有传世的先秦文献中,都没有记载过共工同颛顼发生冲突的事,也没有记载过共工和高辛氏之间的纷争,但有共工同尧舜的纠纷,也有共工同大禹的战争,前者记载在《尚书·虞书》和《孟子》里,后者记载在《荀子》里。

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尚书·虞书》

《孟子》的说法与《尧典》完全相同,显然是来自同一出处,最令人费解的是,在《尚书·虞书》里,四岳是帝尧的重要辅臣,也就是说,如果《国语》可信,那么帝尧就是在流放四岳的祖先。

也就是说,《尚书·虞书》同《国语》、《左传》是相悖的,前者流放共工,后者却在祭祀共工的后裔——后土。

所以在后世儒家的经籍体系中,《国语》、《左传》和《尚书》的“打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因为《尚书》为“经”的地位的无可撼动,压《国语》和《左传》一头,于是大家就在《尚书》真伪上做文章,这背后其实都是政治斗争,从西汉至民国,可谓源远流长。最为极端的要数康有为了,直接将《左传》、《国语》等同刘歆有关的文献全部归为伪经,背后还是政治诉求,无非是延续了儒家的治学传统罢了。

《尧典》的可信度其实是不太经得起推敲的,顾颉刚对此有过深入的分析,有理有据,《虞书》将上古时期的众族群祖先齐聚一堂,这能有多大可能性呢?禹、皋陶、后稷、契、四岳、巧垂、夔等人真是同时代的吗?为什么夏(禹)、商(契)、周(后稷)三代的祖先同朝为官,这真的可能吗?

我倾向于顾颉刚的看法的,《尧典》有秦汉的痕迹,而最早的《尧典》应该不是我们现在所见的样子,这个对大一统的诉求实在是过于明显了,我们所谓的真《虞书》其实也不怎么真,成书要晚于《夏书》、《商书》和《周书》,应该不会早于战国时期,其史料价值其实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儒家讲的历史并不比道家、墨家和法家更可信,他们都是在把自己的政治主张投射到祖先们的身上,不太顾及历史客观性。

例如儒家讲尧舜禅让,那么,韩非就以“禅让”这件事来做文章编故事。

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天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于是天下莫敢言无传天下于舜。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一曰:“不以其所疑败其所察则难也。”——《韩非子》

如果我们以这些材料当考据,上古史必将是一塌糊涂。

《荀子》是唯一将共工同大禹直接联系起来的先秦古籍。

是以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荀子》

在《荀子》这里是“尧伐驩兜”,而在《尧典》里,帝尧还同驩兜亲密无间帝聊共工呢,谁真谁假呢?

其实都是真真假假,那么,“禹伐共工”可信吗?

“禹伐共工”的说法其实很好理解,这就是大禹治水的延伸,共工被当作水神来祭祀应该是很早的事,至少早于战国晚期,在《山海经·大荒北经》里记载了共工之台。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山海经·大荒北经》

“台”为神之所,所谓“共工之台”,其实就是共工之神所在的地方,对其不敬就会引发洪水,如在此射箭捕猎等,所以大禹治水这件事在巫觋看来,就是在对抗共工之神,但《山海经》没说大禹战胜了共工,而是把大禹的对手说成是共工之臣,即相柳氏(相繇)。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山海经》

而《淮南子》的“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其实就是对“禹伐共工”的发挥,都是由“大禹治水”演变出来的,而《虞书》记载的舜“流共工于幽州”,也是由共工水神身份演变而来,幽州在北方,在五行学说中,北对应水,所以才有流放共工到幽州一说,事实上,这些都不是史实。

真正的与共工密切相关的不周山其实在西北,与东北方向的幽州不构成关系。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山海经·西次三经》

而“颛顼与共工争帝”同“高辛氏与共工争帝”应该是同一传说的分化,前者是讹传,后者才是真相,这里的“共工”应该是“共工氏”,是黄帝之前的那位共工建立的氏族,《史记》与之相关记载显然是另有来源,并未参考《淮南子》。

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史记·楚本纪》

司马迁的这段记录有一定的可靠性,但需要纠正几点,第一,《史记》里的帝喾等同于高辛氏,事实并非如此,在此不展开;第二,重黎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一个叫重,一个叫黎,黎才是担任高辛氏的火正的人,火正曰祝融。

重点是高辛氏的祝融并没有把共工氏诛灭,即“诛之而不尽”,这导致了祝融之死,而共工氏被迫西迁,即所谓撞不周山一说,也就是说,“共地”有两个,一个在河南辉县境内,一个在甘肃泾川境内,可能同共工氏的西迁有关,那么,共工氏到底是怎么消失的呢?

答案仅有一个,即我们最早提出的“唐氏”,即陶唐氏,在《逸周书·史记解》里,唐氏攻灭了两个氏族,一个是西夏,一个是共工(共工氏)。

而西夏即是《左传》里的大夏,高辛氏之子实沈一族,也就是说,陶唐氏取代高辛氏成为天下共主之后,又攻灭了西迁的共工氏,这从时间和地理位置上都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我们无法反驳这个说法。

综上,我们在可信度较高的先秦文献中得出关于共工的三条结论:第一,共工的起源要早于黄帝;第二,共工的后裔共工氏同高辛氏发生过战争,失败,但未灭族;第三,共工氏最后被陶唐氏攻灭。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訫立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