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环巢湖文化:烔炀镇的起源

环巢湖文化:烔炀镇的起源

时间:2020-03-09 03:16:05

相关推荐

环巢湖文化:烔炀镇的起源

张靖华

前次和凌志先生电话,他希望我能协助搞清楚烔炀镇的起源情况,包括该镇起源于何代,因何而产生等几个问题。以前我虽然因为“九龙攒珠”的研究调查过烔炀镇的一些村庄,但对古镇本身的研究还是不多的。后来,据凌志先生发来的新版《烔炀镇志》,中间提到烔炀镇起源于宋代淳熙年间,这个说法,应该主要是依据旧《巢县志》中对烔炀寺——也就是“观心寺”的年代而判定的,观心寺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并且在明代天顺年间重修,确载于康熙《巢县志》,信息应该是可靠的。又据同一方志记载:观心寺坐落于镇南的桥头。相当于是古镇和巢湖交界处的位置,因为烔炀镇具有比较明显的沿着水路从南向北延展的特点,所有从这点可以大体推测出,烔炀镇到宋代淳熙年形成了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市镇,这个判断应该问题不大。

但据此就下了烔炀镇起源于淳熙年间的结论,应该说还是显得简单了一点,主要原因是,寺庙的出现,可以说明当时周围有了不少居民,且有了发展宗教信仰的可能,但并不能因此而作为对起源的回答——如同我们听到小孩子开始说话了,就认为这孩子出生了,显然是不正确的。观心寺的产生是在淳熙年间,镇的人口聚集是在寺之前的,它又需要一段时间。而北宋时期巢县建制镇的情况,从《元丰九域志》中可以知道,数量是很少的,只有柘皋和石牌两个镇。柘皋镇是一座有几千年历史的古代市镇,石牌的位置似乎不太确定,从地名暗含的意义来看,石牌恐怕不定是烔炀镇的位置。北宋时期的烔炀镇所在的位置如果没有成型的市镇,那么最多也就是一个临时性的商品集散地,集镇的雏形。至于宋代以前是不是有市镇的存在,目前还是需要证据才能说话。

所以烔炀镇可以确定的真正发展期,应该是在南北宋交接的这个阶段。

这个阶段,对于整个江淮地区的城镇发展来说,是一个大洗牌的时期。有一些镇从此衰落了,而有一些产生了,还有一些地名改变了。烔炀镇从我们假定的集镇雏形状态到发展成一个相对有一定人口集聚的聚落,需要满足一些关键性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要保证在相对稳定和平的北宋时期都没有发展起来的烔炀河口,能够在南北宋交界时期集聚起来相当数量的人口,并且发展出一个经济实体来。从目前所看到的资料来说,唯一能解释的,只有北宋末期,大量移民南迁所造成的整个区域的人口增长,以及后期一部分人口定居下来,发展生产所形成的人口新形势有关。这种情况还是有证据的,特别是有一些目前还存在的宋代村庄,足以说明问题。今天烔炀镇境内最大的家族“十八户唐”,就是当时的这批移民中的一部分。据文献记载,宋高宗建炎、绍兴年间,烔炀镇周边因为移民很多,有一个庞大的“归德村”,归德村以来自商丘等地的移民为主,据《唐氏宗谱》载,它的创始者是和宋室一起南渡的军人,这些军人后来依托烔炀镇的唐家疃等地为中心,集聚人民,形成了十分稳定的移民群体。从黄麓镇所发现的一些族谱的信息来看,归德村所占范围很大,几乎可以包含今天烔炀镇以南的整个区域,甚至能达到今天的黄麓芦溪嘴一带(比如张家疃的杨姓,就把张家疃称为归德村张家疃)。这样一个庞大的“村”,显然不是今天的村的概念了,而是一个“镇”的概念,一个庞大的“镇”级别的移民群体(甚至更多),稳定的来到烔炀镇的这片土地上,守卫南宋边疆,顽强的抵抗金兵的入侵。这就为后期慢慢的发展出集镇提供了一种最直接的可能。没有这样一大批移民,烔炀镇是不可能在淳熙年间出现的。

基于这样一种推测,我认为烔炀镇应该说大概率是一个南宋移民创造的集镇。之所以这样想,还和烔炀镇在古代的名称特点有关。首先谈一谈烔炀镇名称意义的特殊性。今天有一种通行的说法,说烔炀两个字是烔炀镇所具有的唯一性的符号,这更是值得商榷的,因为烔和炀都是古书中不算少见的字。他们的意义都是接近的,都和高温有关。比如烔,南朝《玉篇》注解:“热貌。”宋代《集韵》《广韵》的注解中,烔等于今天的“腾”:“烔,热气烔烔。”一直到康熙《康熙字典》的解释,“烔”字意思都是差不多的,而“炀”的意义,一是非常官方的,非常正式的,表示对君王德行的否定(“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除了这种意义以外,其它的场合,基本都是表示炎热的含义(如东汉·许慎《说文》:“炀,炙燥也。”汉 · 东方朔《七谏》说:“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到了宋代,炀还有一个特定的意义,就是熔炼金属,比如沈括《梦溪笔谈》讲当时的活字印刷:“以一铁范……密布字印……持就火炀之。”所以,今天的“烔炀”两个字,是和“热”有直接关系的,一般而言,的商业市镇,最忌火灾,巴不得在字词中选择带有辟火的字眼,对于和“火”有关的字眼,唯恐避之不及,哪有可能主动去使用呢?所以烔炀镇的地名,和它的起源是密切相关的。

烔炀镇的早期地名,其实和宋元时代的冶金有密切关系。

为什么说和冶金有关系?因为目前所见到的所有清代方志中,“烔炀镇”最早的名称之前,还有一个更早的“铜炀镇”。这个名称比“烔炀”估计要早好几百年,比如,目前记载明清地名最为审慎的康熙《巢县志》(隆庆《巢县志》中没有发现,),这个镇,基本上就称作“铜炀镇”(烔炀二字也有,但极少),这些名称,都出现于用大号字排印的正式地名,如“铜炀镇”“铜炀街”“铜炀渡”,而“烔炀”,只在地图上有小的标注,以及“烔炀河”有一个词条,数量远远低于“铜炀”。不仅如此,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处古地名,叫“铜炀厂”,是明代设立的牧场,也用“铜炀”的名字,明代的牧场,是从明初开始实施的马政的产物,让本地区一部分人民,专门负担起为国家养马的职能。铜炀厂的存在,和同样临水而建的长临河镇附近的“火焰厂”一样,都是明代初期的遗留物,由于牧政属于南京太仆寺管理,这个机构和民事机构的变动性不同,相对封闭而保守,所以民间改变其名称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铜炀厂”的这个名称,和康熙志里“铜炀街”“铜炀镇”一样,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至迟明代中早期,“铜炀”的名字是比“烔炀”更为正式的官方地名。

这样一个地名,我感觉是和南北宋时期本地区处于抗金前线的生产生活状态直接相关的。在《唐氏宗谱》有大量的抗金记录,而镇巢军对元兵的抗击,更是元人南下所遇到的重要事件。当时的烔炀镇到巢县地区,是真正的火线。在这样一个充满着战争氛围和热力的军事前线,和明代的比较封闭固定的军屯制度不同,是水陆联系的空间体系。在临近巢湖河道边,有冶炼金属的地方,应该毫不奇怪。这个冶炼中心,既可能制造武器,也可能参与修造船只铁铜件等重要的金属器械,以便在战争期间,抗金的军人能够通过水路快速的进入巢湖,并展开军事行动。正如宋人语言中表明出的铜炀的古意,到了明初,和“毛坦厂”“火焰厂”等我们今人难以理解的地名一样,“铜炀厂”也就成了宋代原始地名的一个继承者,但在“铜炀厂”之前,当地究竟是叫“铜炀镇”还是叫铜炀什么?就不太清楚了,根据方志,烔炀镇桥头的观心寺,别名“铜炀寺”,我怀疑“铜炀寺”的时间,或更在“铜炀厂”之前。

那么从铜炀厂以后呢?是怎么演变成“烔炀镇”的呢?这一点我还不是很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铜炀这个地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当地信仰的一部分。比如清代初期诗人胡汝恒的《居巢赋》中说:

“以阳液承汤山兮,彼铜炀其孰燥之,倘有鬼薪煽地火兮,冷泉又何以并之。”

从这句诗来看,胡汝恒把“铜炀”和半汤温泉联系在一起,一起作为居巢地区“地热”奇景的代表,并发出了一系列的疑问。这就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是不是因为历史上的烔炀镇地方存在着地热现象?如同环巢湖其它地方有温泉?所以得名“烔炀”或者“铜炀”?这一点我想还需要核实,不管怎样说,“铜炀”这个地名早于“烔炀”应该是问题不大的。无论是热气腾腾的“烔炀”,还是带着金属的热液的“铜炀”,这都是一片滚烫的土地,有着融合历史和自然力的神奇力量。“烔炀”有着这样一种神奇的寓意在内,这一点非常值得今人去挖掘,去继承。

第三点想讨论的是,烔炀镇这个地名是怎样固定下来的。

之所以说“固定”这个词,是因为即便在“铜炀厂”流行的清初,“烔炀”也是偶尔能看到的地名,只是影响力比较弱而已。这个比较弱的影响力,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未尝不可以视为是新词汇从母体中脱胎的萌芽时期。毕竟,“铜炀”这个古代语义,到了明清两代,如同难写的“橐皋”最终还是被“柘皋”取代一样,“铜炀”在书写中慢慢的被相对好写(记一个偏旁部首,应该要比记两个要容易一些),同时又带着一些神秘色彩的“烔炀”所代替了,所以,这是“烔炀”从明清交替阶段慢慢产生的过程。而到了清代雍正年开始,方志中又开始出现了“桐阳镇”的名称,而火字旁的“烔炀镇”也用的越来越多了。可以说从雍正年到清末,至少从文献上看,存在着一个很典型的“烔炀”与“桐阳”并用的阶段。这种并用情况,编辑于康熙以后的几乎每一部志书,甚至是国家级的《江南通志》,都出现混用。这种“并用”的状态持续了一百五十年左右,人们最终还是选择“烔炀”来代替“桐阳”的地名。于是今天的“烔炀镇”就彻底固定下来了。

说到这里,我想就可以看的出来,不管在南宋以前,烔炀镇是否存在,发展规模怎样,有几点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一,“烔炀”是古地名,而不是后人改的新地名。这个古地名,其实和“柘皋”相对于“橐皋”一样,是经过简化了的古地名,它原始的意义,应该没有什么风水上的考量。

二、作为“烔炀”的起源,“铜炀”这个词,具有非常明显时代特征,它暗示着古镇最早的军事性,“铜炀”应该是南宋时期镇巢军体系下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和产业的据点,代表着一个阶段的产业形态,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这是烔炀镇后来发展的基础。

三、桐阳镇,或者桐杨镇这个地名,晚于烔炀,更晚于铜炀,是清代中期出现的,后来就消失了,它只是历史长河中偶尔出现的地名,但背后的原因其实也并非完全不能知道。

我认为,“桐阳”出现的时间,和黄麓镇的前身“桐荫镇”是同一时间的事物。清代以后,伴随着商业的发展以及清代以来知识分子对地域文化的重新解读、注释,已经发展起来的“烔炀镇”的商人和住民,相信一定会明显的感觉到烔炀镇的名称不但费解,而且在防火压胜方面存在很大的隐患。无论何时,在古代,建筑防火都是第一等的大事,而一个滨水的商业市镇,防水的最直接办法,无非是将房子向岸上高处盖,人是活的,有谁会用一个词汇去抵挡浩渺的巢湖水呢?所以人们必然存在着将“烔炀”的火气消除,造成了一个清代的“桐阳镇”的新地名的意图。但,由于新地名使用的时间比较短,且缺乏原有的文化的坚实继承性,可能和“桐荫”镇这个虽然文艺但没什么底蕴的地名一样,还是没能彻底取代“烔炀”这个古名,于是最终败下阵来。

这是我依据十分有限的材料,对烔炀镇起源的一些小小看法,希望与凌志先生以及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共同讨论。

11月1日

最忆是巢州

作者/来源:最忆是巢州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