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活动纪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十一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四大名园第七届文化交流活

活动纪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十一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四大名园第七届文化交流活

时间:2020-07-31 01:21:55

相关推荐

活动纪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十一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四大名园第七届文化交流活

十月的颐和园,丹桂飘香。10月11-12日颐和园成功举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十一届学术研讨会暨颐和园研究院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庆祝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六十周年暨中国四大名园第七届文化交流活动。研讨会和活动在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的精心指导下,由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来自全国17个城市、54家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开展文物保护研究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所属单位及管理部门近百位代表参加。本次研讨会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

11日上午,与会领导和嘉宾首先参观了在颐和园博物馆举办的"园说III——文物中的福寿文化与艺术特展",并在馆外广场参与非遗展示体验。随后在德和园大戏楼举行启动仪式。颐和园党委书记、园长杨华致欢迎词,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亚红、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总顾问、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分别致辞。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为颐和园发展提出三项建议,倡导在全国文化中心、博物馆之城和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中当好领头雁、发挥表率。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指出当前中国文物保护与博物馆事业发展正逢其时,各文博单位要在文物资源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随后的主题文化展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突出北京特色文化和德和园的历史背景,将清宫演剧沉浸式表演与传统京剧、古典舞蹈、红色故事讲解融合与一体,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央视网、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10家媒体对活动现场进行了报道。启动仪式后,与会嘉宾实地调研了颐和园新文创店和游客服务中心。

11日下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十一届学术研讨会暨颐和园研究院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香山饭店大报告厅举行。由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党委书记、园长杨华主持,共有三位专家和领导做主旨发言。北京山水心源景观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夏成钢做了题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意境设计”的报告;上海豫园管理处书记、主任臧岭“内控精细化 提效促文保”为题,介绍了上海豫园在精细化管理中的经验;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亚红以“‘当传统遇见时尚 让历史照见未来’——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文化创意助力历史名园新发展”,介绍中心系统各公园在文创工作的成果。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获益颇丰。

12日上午,第七届中国四大名园文化沙龙活动在香山饭店蕴香厅举办。邀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郑曦教授担任主持人,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党委书记、园长杨华、避暑山庄管理中心主任刘子龙、苏州市拙政园管理处党支部书记杨唯贤、苏州市留园管理处主任罗渊,以及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民协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会长罗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总工付清远分别就文物保护新理念、新技术与新方法、文保单位开展文创研发、举办文化活动的新经验、新模式为主题展开讨论发言,嘉宾的精彩发言引发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在交流中互相借鉴,在分享中得到启迪。

文化沙龙结束后,与会嘉宾共同前往香山红色革命纪念地及圆明园正觉寺进行实地交流。

本次研讨会还在线下、线上分别开展了“你眼中最美的风景”主题图片展。

图文提供:颐和园研究室、宣教科、颐和园微摄影团队张晓莲、于连祥

内容来源:颐和园微览

活动纪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十一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四大名园第七届文化交流活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