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79年 贺子珍去主席纪念堂 见到墙上主席手写诗 陷入了深深回忆

79年 贺子珍去主席纪念堂 见到墙上主席手写诗 陷入了深深回忆

时间:2023-01-15 10:03:30

相关推荐

79年 贺子珍去主席纪念堂 见到墙上主席手写诗 陷入了深深回忆

前言

贺子珍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之后,她第一次向党组织提出一个要求:她想去北京,她想去瞻仰毛主席的遗容。

1979年9月3日,贺子珍终于得偿所愿,这是她60多年来第一次进北京城。

这个时期,正值新中国成立30周年,贺子珍看着欣欣向荣的北京,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激动。

此时,贺子珍想马上去毛主席的纪念堂。可医务人员考虑她的病不能受刺激,需要缓几日,再前往悼念。

9月18日,在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外孙继宁、外孙女孔东梅的陪同下,贺子珍终于来到了毛主席纪念馆。

图 | 从左至右李敏、贺子珍、孔令华

当她瞻仰完主席的遗容后,两行清泪顺着脸庞止不住地流下。医务人员见状,赶紧把她送到了休息室。

在休息室,贺子珍无意看到了毛主席手写的一首诗,一瞬间仿佛就把她带回了那段长征岁月。

贺子珍开始一边全神地注视着诗,一边一字一字地诵读着。而她身边的家人,却如同看到了贺子珍与毛主席一起在诵读。那个场景,实属感人。

那么,到底是哪首诗如此大的魔力呢?故事很长,我们慢慢来看。

长征路上,贺子珍是毛主席的贴心人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被迫踏上了漫漫的大转移长征之路。

一路上,可谓是危机四伏,我军不仅要与蒋介石的国民党军斗智斗勇,还要克服沿途的恶劣环境。

毛主席身为重要领导人,他肩上的重担那是相当地沉重。

为了让毛主席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来指挥前线打仗。贺子珍做了毛主席的贴身秘书,负责了他的大多事务。

贺子珍清楚,毛主席入睡困难,经常睡不好,睡不饱。时间一长,必然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可毛主席却不以为然。

看着熬夜眼睛通红的毛主席,贺子珍想了一些特殊的方法,让毛主席在战事没那么吃紧的时候,能够微微小憩一会儿。

图 | 毛主席和贺子珍

1935年2月18日,红二师控制了赤水河渡口。19日和20日,中央红军全部度过赤水河,重新来到了黔北地区。

红军重返黔北,这是蒋介石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接下来,毛主席指挥军队,进军桐梓和遵义两地。

现下想要打通遵义之路,必然要攻占战略要地娄山关。在这个关键地方,红军和国民党军展开了激烈地战斗。

毛主席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刻,几乎是彻夜不眠。

警卫员们想劝毛主席休息一下,可毛主席嘴上答应了,行动上却不做。

这种情况下,警卫员们就叫来了贺子珍,因为他们知道贺子珍总是有办法让毛主席休息的。

贺子珍来到毛主席的身边,对他说:“润之,你先休息一会儿,我看灯没油了,去续一点。”

贺子珍说着拿起了煤油灯,对毛主席说:“灯没油了,你歇一会儿吧!”

毛主席回答道:“不行啊!我在等前方的电话呢!没油了,那我摸黑等等。”

“你不就是等电话吗?那好吧,我来替你守电话,你先去睡一会儿。”贺子珍机智地说。

毛主席点头同意了,可他却不去床上,只是靠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

过了一会儿,突然一个电话打来,毛主席一跃而起去接电话,比贺子珍的速度还快。

接完电话后,毛主席见贺子珍不满的样子,不好意思地说:“我嘛!休息和工作一样,爱分心。”

贺子珍无奈地摇摇头,说道:“你这个人,是与休息有仇吗?”

毛主席不再说话,而是又坐在了油灯旁。

贺子珍只好仍由毛主席继续工作。突然,毛主席对贺子珍说:“子珍,你刚才不是去续油了吗?为啥越来越暗了?”

贺子珍撇撇嘴说:“有油啊!我刚才是为了骗你休息才那么说的。”

说着,贺子珍走到煤油灯旁,她一瞧油灯,又看了一眼毛主席。

看到毛主席笑了,贺子珍心里一下子全明白了,原来她被“骗”了。

这时,毛主席说:“有油就不要在这儿了,快回去睡觉吧!明天还要行军,别陪我熬夜了。”

贺子珍听到这话,鼻头酸酸的,她固执地说:“不,我要在这儿陪你一会儿。”

这样一来,毛主席只好妥协去休息。

就这样,毛主席睡在椅子上,贺子珍半躺在床上。二人实在是太困了,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过了一会儿,贺子珍闻到了一股烧焦的味道。她醒来一看,发现毛主席又起来工作了,他身披的那块红毛毯已经烧着了。

贺子珍立马喊了起来,正在批阅文件的毛主席才注意到了着火了。

贺子珍本来想着抱怨一顿,可她看着努力工作的爱人,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事后,贺子珍把烧了一个大窟窿的红毛毯补好了,一直用到了长征结束。

后来,贺子珍“怄气”出走苏联时,把这条具有纪念意义的红毛毯带走了。为此,她还担心主席身体受凉,特意给主席去买了棉花做了一套被子,让人捎回了延安。当然,这是后话了。

图 | 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合影

以后,毛主席又重占遵义,三渡赤水、四渡赤水,巧施神来之笔。蒋介石几十万的大军的围追堵都不管事,急得他只能直跳脚。

虽说抵住了蒋介石的火力攻击,但是长征之路上的恶劣环境也是一大考验。

尤其是过草地时,牺牲了不少革命同志。

1935年8月21日,毛主席和贺子珍与右路军一起踏上了人迹罕至的川西北草原。

川西北草原实则是一片大沼泽,越过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草地中,没有村庄,没有房屋,那也就意味着没有粮食。

毛主席和贺子珍与战士们将要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饥饿。

在过草地之前,红军在藏民的地里收割了一些青稞和萝卜之类的蔬菜,但是这些东西根本维持不了几天。

据一个长征的老同志们回忆说:

部队踏上大草原时,一连好几天,红军战士只能分到一点没有长成熟的青稞。青稞是熟了才能吃的,没有长成熟的青稞,往往是怎么吃进去,还怎么排出来,非常不容易让人的身体吸收。但是,半生半熟的青稞,每人还分得一点点,根本不够填饱肚子。

毛主席和贺子珍也是吃着这些半熟的青稞。

毛主席的习惯是一边看文件,一边吃东西。

一天,他和贺子珍在一起吃饭。

贺子珍见毛主席碗里的青稞快吃完了,主席的嘴还“吧嗒吧嗒”的,贺子珍一看,主席就没有吃饱。

于是,贺子珍趁着主席不注意,把她碗里的青稞倒进了毛主席的碗里。

毛主席吃了好一会儿,文件看完了,低头一看,青稞还有半碗。他不解地问道:“怪,我的碗和你的碗一样,怎么像个聚宝盆一样,老也吃不完。”

贺子珍听了,笑道:“吃不完就吃,多吃几口,还不完吗?我也想让自己的碗里青稞吃不完呢!”

毛主席点点头,说:“恩,你说的也是。”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看了贺子珍的空碗,又看了贺子珍一眼。

一瞬间,毛主席全明白了。他说:“子珍,我的‘聚宝盆’是‘借’了你的光啊!”

后来,青稞也吃完了。贺子珍和战士们只好挖野菜,甚至吃牛皮带、旧牛皮鞋等等。

长征路上,毛主席和贺子珍之间发生了很多的“小事”,每件小事的背后,都能体现出二人相互扶持的深情厚意。

为了庆祝长征即将取得胜利,毛主席于1935年10月写下了《七律·长征》这首诗。内容如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主席对这首诗,自己也很满意和喜爱。多次将诗句读给贺子珍听。

时隔40多年,贺子珍再次见到这首诗时,脑海里马上浮现出长征时期她和毛主席的点点往事。她看后,百感交集,不由得诵读起来。

贺子珍在主席逝世3年后,赴京悼念。除了这首诗外,其实有很多地方,她都感触深刻,并且留下了眼泪。

贺子珍赴京悼念,三个地方留下了眼泪

1979年9月18日,贺子珍在家人的陪同下,准备前往毛主席纪念堂。

临行前,一位护士仓促之间给她递了一块粉红色的手绢。贺子珍看了一眼,摇摇头,说:“这块颜色不好,不能用。”

护士明白了贺子珍的意思,立马换了一块素色质朴的手绢。这时,贺子珍才满意地收下了。

上午9点,贺子珍被一辆红旗轿车送到了天安门前。

尔后,李敏和孔令华推着轮椅上的贺子珍,一路走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大厅。

一行人从正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毛主席的大理石雕像。

此时,贺子珍的眼泪不禁地流了下来。这里是贺子珍落泪的第一个地方。

随后,李敏和孔令华将事先准备好的花圈献在了毛主席坐像前。

花圈绸带上写着“永远继承您的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接下来,贺子珍被推到了毛主席遗体陈列室。贺子珍绕着主席的水晶棺转了两圈。

她看着神态安详的主席,眼泪再一次控制不住,犹如泉水一般止不住地往下流。这里是贺子珍落泪的第二个地方。

医务人员见状,赶紧把贺子珍送到了休息室。

休息室的墙壁上,悬有毛主席手写的《七律·长征》诗,贺子珍看了好久,并诵读了一遍。

此次的毛主席纪念堂之行,贺子珍觉得并不是去参观了,而是与毛主席见了面。

后来,贺子珍又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她先看了宴会厅,大会场和上海、北京、江西、湖南厅。

之后,她来到了一个小房间,里面是朴实的卧室布置。当她得知是毛主席的休息室后,贺子珍再也控制不了情绪了。

她坐在主席经常坐的藤椅上,掩面痛哭了起来。这是贺子珍落泪的第三个地方。

在这里的情绪,贺子珍最为激烈。

图 | 孔东梅

据贺子珍的外孙女孔东梅回忆说:

有可能是外婆看到了一些熟悉的物件,或是她用过的,或是她和主席一起用过的。主席还一直留着。

这以后,贺子珍就在北京住下了。从1979年9月到1981年5月,住了近两年时间。

这期间,她和女儿李敏又多次去了毛主席纪念堂。

在贺子珍的心里,始终是把毛主席放在第一位的。每当别人问起她当年离开延安,离开毛主席时,她从始至终都在懊悔自己当年不成熟的决定,却没有丝毫责怪主席的意思。

贺子珍对着毛主席的立像说:我好悔

贺子珍来到苏联后,在苏联的中央党校学习。

学期两年很快过去了。

当时,国际局势急剧变化。德国已经撕毁了与苏联的和平共处协约,眼看着就要把魔爪伸过来了。

战争的阴影笼罩着莫斯科。

正在这时,被派出去学习和治病的学员,完成任务后,都一批批地回国了。

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欢送会,贺子珍显得很无助。她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在这之前,毛主席曾给她写过一封信,信上是这样说的:

你寄来的照片已经收到。我一切都好,勿念。希望你好好学习,政治上进步。我们以后就是同志了。

既然是同志了,回去只能是尴尬,所以贺子珍选择不回国。

图 | 蹇先任

蹇先任原来是贺龙的妻子,此时她也经历着与贺子珍类似的感情经历。但她选择的是回国。

蹇先任劝说贺子珍:“子珍,这终归是被人的国家,你在这里永远是作客,还是回去的好。”

见贺子珍坚持不回去,蹇先任继续苦口婆心地劝:“苏联也快打仗了。你的俄文不好,语言不通,连报纸都看不懂。在异国他乡,没人了解你的心情和处境。”

贺子珍似乎听进去了,最后,她说了一句:“好吧,我们一起回国。”

可到了第二天,蹇先任去找贺子珍时,她又改变了注意。她的想法是:润之在国内任务繁重,切不能为了她分心。

接着,贺子珍颇为失落地说:“这都怪我不好,我当时太任性了,太不懂事了。人们说,一失足成千古恨,我是一步走错终身遗恨。”

在苏联的日子里,贺子珍受了很多苦,很多难,她原本也可以找个人依靠,但她的心里只有毛主席一人。

后来,她从苏联回来后,很多人给她介绍对象,可以说她身边不缺追求者。毛主席也曾亲口说,让贺子珍重新寻找幸福,但贺子珍的心里已经装不下别人了。

回国后的贺子珍,多病缠身,为了养病,她在东北、上海、江西等地流转疗养。

1958年夏,贺子珍来到了江西南昌。

江西是贺子珍的故乡,那里的一切她都很熟悉。特别是时任江西省的领导,比如说,杨尚奎、方志纯等,都是贺子珍的老战友了。

尤其是方志纯,他和贺子珍曾是苏联时的同学。

方志纯让爱人朱旦华,经常去看望贺子珍。

有一次,朱旦华邀请贺子珍去参观工业展览。

门口是毛主席的一座立像,挥舞着巨大的手。

贺子珍一下子站在了立像前面,呆呆地看着。泪水像珍珠一样一颗颗地滚落下来。

朱旦华看着心酸,但她不知道如何劝说。只是一味地懊悔自己来之前没有好好地考察一番。

看着贺子珍的样子,朱旦华轻轻地走到贺子珍跟前,说了一声:“子珍,我们进去看展览。”

“不,我就在这里看。”贺子珍直愣愣地盯着毛主席的立像,看了好久好久,才轻轻地说了三个字:“我好悔!”

在那个激情彭湃的时代,毛主席的画像出现的场合比较多。贺子珍每次遇到,情绪都很激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她的身体越来越差。

1959年夏天,毛主席邀请贺子珍上庐山。两人终于在阔别了之久,再一次重逢了。贺子珍情绪特别地激动,与毛主席的对话显得有些语无伦次,答非所问了。

图 | 贺子珍上庐山前的照片

不过,也可以想象,思念了那么多年的人,突然出现在眼前。尤其是主席这种特殊身份的人,能不激动吗?贺子珍只能一味地哭泣。

两人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谈话,事后,贺子珍病倒了。

她的精神方面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从始至终,贺子珍的情感世界里只有毛主席一人。庐山会面后,主席也特别关注贺子珍的病情,常常派女儿前往探望。

后来,他们虽然没有再见过面,但是联系是几乎没有断过。女儿李敏是两人的沟通桥梁。

李敏曾经回忆说:“当爸爸得知妈妈重病时,留下了泪水,那是我头一次见到爸爸落泪。”

可见,毛主席的心里也一直挂念着贺子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