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1952年 江西一农民寻亲市委书记:妈 我是您失散多年的儿子

1952年 江西一农民寻亲市委书记:妈 我是您失散多年的儿子

时间:2018-10-17 06:09:47

相关推荐

1952年 江西一农民寻亲市委书记:妈 我是您失散多年的儿子

我们在影视剧中,有时候会看到一种桥段,那就是失散的亲人在多年之后重逢。在现代社会,我们很少会有亲人失散的情况出现,绝大多数人从出生开始就不会遭遇什么大风大浪的意外,会和家人一直安稳地生活在一起。

然而,我们现在这个和平的社会也才不到一百年,在以前那个年代,有过战乱,有过饥荒,人们经常需要面对亲人的离散,甚至是亲人的离世。在1952年的时候,江西的一个农民去到了广州,此行是为了见自己失散的母亲,而多年后重逢,他的母亲已经是广州市委书记。

纵使相逢应不识

1952年,一个叫做石来发的江西农民,不远万里来到了广州,在广州市委书记接待室里面等待着与母亲的会面。此时他与母亲已经失散了,而他听闻,自己的母亲现在已经是广州市委书记。

古诗云,纵使相逢应不识,一对爱人在经历了的分别之后,再重逢也可能会认不出对方,更何况是孩子还在婴儿时期就分离的母子呢?石来发与母亲分离的时候还没有记忆,他并不能认出自己的母亲,而的光阴也足够一个小孩的容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母亲也未必认得出自己的儿子。

市委书记曾志,在见到这个农民之后,确实一时不敢相认。除了因为并不知道儿子的长相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不敢相信这竟然是自己的儿子,因为自己的儿子如今不过20岁出头,而眼前这个农民,看上去已经饱经风霜,仿佛是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

然而,即便多么难以置信,这也确确实实就是自己的儿子。在与儿子经过交流之后,曾志才知道,原来儿子很小的时候养父母就已经去世了,自己是跟着外婆长大的。生活艰苦,外貌自然看起来更加沧桑。虽然儿子的描述非常平淡,但是曾志心中却忍不住愧疚,她认为是当年的自己亏欠了儿子的一生。

“抛弃”儿子的身不由己

曾志和儿子的分离并不是意外,这件事还要从1928年说起。这一年,曾志年仅17岁,但是已经投身到了革命事业之中。她参与了湘南起义,并且表现优秀,然而后来由于局势险峻,湘南工农军转移到了井冈山,曾志也在其中。

曾志一心向党向革命,但是也没有忽略感情的发展,1927年的时候,她就与夏明震相爱了。夏明震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也是湘南起义的领导者,但是不幸的是,在1928年夏明震被反动分子迫害,牺牲在了21岁。而这个时候的曾志,已经有了身孕。

转移到井冈山之后,曾志认识了蔡协民,两人情投意合重组了家庭。在谈到孩子问题的时候,蔡协民表示这是烈士遗孤,自己定然会视如己出。这个孩子本可以拥有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如果不是生在一个这样的时代。

井冈山战乱频繁,曾志夫妇认为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在这里非常危险,并不能够受到很好的保护,于是在商量之后,两人决定把儿子交给别人抚养。就这样,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就和母亲分离了,跟随养父改姓石,叫石来发。

母亲的愧疚,后的弥补

再重逢的时候,母子二人已经分离了,曾志对儿子本来就心中有愧,在得知儿子这些年的苦难之后更加愧疚,一心想要弥补。她打算将儿子留在广州,送他去学习,去工作,然而意料之外的是,石来发拒绝了。

石来发是个农民,在江西的生活非常艰苦,但是他并不愿意留在广州,因为江西那里有他的家。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在家里,还有养他长大的外婆也在家里,他不能抛弃他们,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他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即便之后一辈子都只能种地。

曾志只能尊重儿子的选择,与儿子再次分别。不过这次并不是音讯全无的别离,后来石来发也经常会去广州看望自己的亲生母亲,同时他也尽到了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勤勤恳恳种地劳作,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结语:

人的一生是需要面临无数选择的,曾志为了儿子的安全选择了“放弃”儿子,石来发选择了家庭放弃了更加“光明”的未来。如果面临与石来发一样的处境,也许很多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他们也许会选择一条“康庄大道”,摆脱农民的命运,而石来发在面临这样的选择之时,坚守住了自己的责任。

参考文献:《曾志同志逝世》《比钢还硬的女革命家曾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