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诗鬼”李贺的一首奇诡而又妥帖的《雁门太守行》

“诗鬼”李贺的一首奇诡而又妥帖的《雁门太守行》

时间:2021-07-29 02:53:18

相关推荐

“诗鬼”李贺的一首奇诡而又妥帖的《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古题,多写边庭征战之苦。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中唐时期战争频仍,一是与边疆少数民族的战争,一是与各地藩镇的战争和藩镇之间的战争。一方面,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方面,又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建功立业,博取功名的机会。李贺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虽然老天没有给他机会,但是却并没有泯灭他的希望:“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赠陈商》)他盼望着有老天开眼的一天。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向日 一作:向月 塞上 一作:塞土)

关于此诗系年,有两种说法。一种:此诗创作于公元8(唐宪宗元和九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另一种说法,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李贺把诗卷送给韩愈看,此诗放在卷首,韩愈看后也很欣赏。时在公元807年(元和二年)。

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战争中的种种传闻,从烽火漫天的战场不断地传来,其中有失败的消息,也有胜利的凯歌;有怯懦的败将,也有奋战卫国的英雄。关心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自然关心各地的战事,当他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潞州一带,到了雁门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著名诗篇。李贺的这首《雁门太守行》,既是对时事的咏叹,也是理想的申诉。

诗的一开头,气魄就非常大,“黑云压城城欲摧”是比,表面上看,写的是气候,浓黑的乌云低压,就像要把城墙都压垮了一样。但这里的“黑云”,比喻的是敌军铁骑扬起的灰尘和不可一世的气势。这个比喻非常精彩,已经成为经典名言。第二句一出,立刻就扫去了人们心中的压抑与阴霾。“甲光”,指守城唐军的甲胄,在太阳的照射下,金光闪耀。三、四两句写战场景色。秋天本来就是万物肃杀的季节,更何况充斥天地的是无尽的号角声。在一片暮霭之中,边地的云山都变成凝重的紫色。五、六句写出战,也有人说是援军。这里说到“易水”,不一定实指其地,而是借用荆轲易水饯别时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志。最后两句,看似老生常谈,却是全诗主旨。边庭的将士为报国恩,不惜“提携玉龙为君死”,这何尝又不是李贺的愿望。

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唯其奇诡,愈觉新颖;唯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