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苏轼最具禅理的一首诗 蕴含人生大智慧 值得一读!

苏轼最具禅理的一首诗 蕴含人生大智慧 值得一读!

时间:2020-03-11 20:38:19

相关推荐

苏轼最具禅理的一首诗 蕴含人生大智慧 值得一读!

寺院,作为古代社会的佛教场所,它与诗人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中苏轼与寺院的交集可以说在唐宋诗人中具有典型性。据统计,苏轼存世的2700余首诗歌作品中,光诗题保护“寺”“院”“僧舍”等字的作品就有140余首。并且苏轼两次被贬均因为无处居住而寓居于寺,他曾在《送参寥师》诗中以“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表露自己以通过寺院体验来实现自我领悟的智慧。

苏轼的佛家思想,也因此深入到了他的大量诗词里,使得这些诗词,充满了禅理。其中,最为著名的应是苏轼在游览庐山期间,于西林寺墙壁上留下的著名诗作《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今天向大家推荐的一首诗,相比较《题西林壁》可以算是非常冷门了,但其隐含的禅理,却时刻启迪着古今读者的心智,这首诗便是苏轼的《琴诗》: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黄州,对于苏轼来说,虽然是他的贬谪之地,但这里也是苏轼在文学创作上成为巅峰之地。黄州的贬谪生活,历练了苏轼,也成就了苏轼,正如苏轼在他《自题金山画像》中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在黄州所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中,其中便有《琴诗》。

我们看这首诗,苏轼首先通过一个假设,一个设问,向人提出了琴声与匣子的关系:“假如说,琴声是从琴上发出来的,那么,这琴放在匣子里,又为何发不出声音呢?”然后再通过另一个假设,另一个设问,向人提出琴声与指头的关系:“假如说,琴声是来自弹奏者的手指上,那么为何不就在您的手指上去听呢?”

至于苏轼两次假设,两次设问的答案是什么,苏轼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引发读者去深入的思考,至于答案是什么,便在于读者反复思考后,隐含在了诗的禅理中。

我们会得出一个启示:一件事情的发生与发展,都不是单独可以完成的,而是由多个因素相辅相成的。正如诗中所说的琴声,如果没有这琴,就自然无法听到美妙的琴声,如果没有弹奏者的手,那也自然无法听到美妙的琴声。而这点和佛家的禅理也不谋而合。

在佛家看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联系,只有发生了某种联系,才得以存在,即佛家所谓的缘起生灭说。缘起一刹那,因缘和合。因为缘起,故而有琴声。而琴声是琴与琴指,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综观苏轼的《琴诗》,他以佛偈的形式,倾吐了对人生的深入思考。然后启迪我们:任何人,任何事的成果,都是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都是两者相互结合的结果。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呢?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