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深度剖析美剧《切尔诺贝利》(1):谎言的代价是什么?

深度剖析美剧《切尔诺贝利》(1):谎言的代价是什么?

时间:2022-03-24 18:31:53

相关推荐

深度剖析美剧《切尔诺贝利》(1):谎言的代价是什么?

谎言的代价是什么?

就在5月,HBO一部名为《切尔诺贝利》的电视剧火遍全球,在IMDB和豆瓣分别拿下了9.5和9.6的超高评分。

故事根据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改编而来,这次事故发生在1986年的苏联,至今为止都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人为灾害。

有数据统计,事故放出的辐射总量相当于400枚核弹爆炸,总共造成9.3万人死亡,27万人患癌,前后累计约20亿人口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那么这场恐怖的核灾难究竟为什么会发生?它后面的“真相”如何?“谎言”的代价又是什么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场名为“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吧!

“谎言的代价是什么?”

“并不是它会被错当成真相,真正的危险是,如果我们听了太多谎言,会再无法分辨出真相,到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只能抛弃追寻真相的希望,而满足于编造的故事,在这则故事里,安纳托利 迪亚特洛夫被怪罪,他是最佳选择,他是那晚的负责人,是他下了令,而且他没有朋友,至少没有身居高位的朋友,现在迪亚特洛夫在劳改营服刑十年,当然这个刑罚并不公平,还有比他罪行更深重的人,而就迪亚特洛夫而言,他也不该被判服刑,他该被判死刑。”

——《切尔诺贝利》

1988年的莫斯科,一个男人独自录下了以上的一段录音,随后他躲过门外的监视者,将录音带丢进了门口的垃圾箱,在做完这一切之后,男人上吊自杀了。

两年前的4月26日,苏联乌克兰境内的普里皮亚季市,年轻的消防员瓦西里正在休息,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一个深爱自己的妻子,就在他们幸福的吃着晚餐的同时,不远处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火灾,副总工程师迪亚特洛夫责怪手下操作不当,引起了水箱爆炸,并指挥大家按步骤冷却“堆芯”,可一名同事急匆匆赶来告诉他,“堆芯”已经爆炸了。

从理论上来说,RBMK反应堆的堆芯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爆炸的,迪亚特洛夫觉得这肯定不可能,并继续命令下属联系消防队过来灭火,这时候反应堆操作组长不停安慰着伙伴,说他们刚刚的操作绝对没有问题。

迪亚特洛夫离开了控制室,出门查看受损情况,结果发现窗外满是爆炸后的碎片,情况似乎并没有他想想的那么简单,第三和第四厂房的主建筑发生了爆炸。

上文提到的年轻的消防员的妻子已经察觉到核电站的蓝色火光不太对劲,他担心有什么化学物质泄露,瓦西里则说不过是屋顶的沥青烧了起来,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凌晨1点25分,核电站的第四厂房遭到严重破坏,墙壁随时都有可能坍塌,工作人员找到放射性剂量仪,发现数值达到了3.6伦琴,而这已经是仪器的最高上限。

他们让同事通知其他人,赶快从这里撤离,这时从控制室赶来的实习生到了,他们准备前往反应堆大厅手动插入控制棒,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开始呕吐,甚至有人开始直接吐血,脸上也出现了损伤。

迪亚特洛夫回到了控制室,操作张告诉他控制棒只能插入三分之一,根本无法减缓反应速度,自己已经派实习生去反应堆大厅手动插入控制棒,而迪亚特洛夫则想打开所有的循环泵,给反应堆芯通水,可是却联系不上负责循环泵的员工,迪亚特洛夫命令手下赶紧去下面查看。

好在现在的放射量只有3.6伦琴,情况不算好也不算坏,凌晨1点30分,消防队抵达火场中心,一名消防员捡起地上的一块碎片,他好奇这是什么,没一会儿那名消防员的手掌就出现了大面积的溃烂。

核电站内部,两名年轻的实习生即将抵达反应堆大厅,一个同时背着伤员走来,告诉他们堆芯已经没了,实习生觉得是他弄错了,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堆芯是不可能爆炸的,同事似乎已经没有力气驳斥他们,他放下已经离世的伙伴,带着二人来到了反应堆大厅,在那里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是一个名为炼狱的地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