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筱青读诗词: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杜甫

筱青读诗词: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杜甫

时间:2024-06-08 15:18:00

相关推荐

筱青读诗词: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杜甫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舍弟:家弟。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长:一直,老是。

不达:收不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今天白露,想找一首最经典的写白露的诗,自然非老杜《月夜忆舍弟》莫属。

诗圣的诗沉郁顿挫,精品颇多,但是感情太过丰沛,轻易不敢解读。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

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没有电话手机网络信号,只能是音信全无。

在白露节这天的月夜,月朗星稀,凉风习习,诗圣杜甫坐在凉亭赏月。

忽然一阵“咚咚”的鼓声从远处传来,那是戍楼上禁止通行的鼓声。

恍惚间,几声孤雁的哀鸣似也从边境传来。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忽然引起诗人无限的忧思。

今天就是白露节了,从今天开始清露盈盈,天气越来越凉了。

想到这里,诗人顿生寒意。

想起了那遥远的故乡。

想起自己的骨肉兄弟。

寒秋来临,可是有人为他们加衣裳?

这清秋的月亮啊,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红楼梦里香菱说“似乎无理,竟是有理有情的。就是这两句。

《李杜诗选》说:此二句(按指“露从”一联)妙绝古今矣,原其始从江淹《别赋》“明月白露”一句四字翻作十字,而精神如此,《文选》真母头哉。

千百年来,这两句饱含深情的诗句,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上两联信手拈来,似不经意写景,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

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

所以字字是“忆”,句句有情。

《杜臆》:只“一雁声”便是忆弟。对明月而忆弟,觉露增其白,但月不如故乡之明,忆在故乡兄弟故也,盖情异而景为之变也。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

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兄弟们生死难料。

写得肝肠寸断,令人动容。

尾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由于战乱,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仍在继续。

周珽曰:结联所谓“人稀不到,兵在见何由”也。征战不已,道路阻隔,音书杳莫,存亡难保,伤心断肠之语。令人读不能终篇。

梁启超在“诗圣杜甫”一文里曾这么写道:

“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

他的表现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深处,能将他全部反映不走样子,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

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

而这首《月夜忆舍弟》所给人的感动和冲击,正是如上所说的那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