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著名作家薛家柱先生今晨去世

著名作家薛家柱先生今晨去世

时间:2019-04-30 07:47:30

相关推荐

著名作家薛家柱先生今晨去世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骥

著名作家薛家柱先生今晨去世。

这是薛家柱先生的女儿在他的朋友圈发的薛家柱生前写的文字——

我生活过了,思索过了,用整整一生做了小小的耕耘。岁月刻下的每一笔皱纹都是令人回味的人生脚印。

人生就是攀登,走上去,不过是宁静的主峰。死亡也许不是穿黑袍的骷髅,他应该和诞生一样神圣。

这才是我意志的考场,才能的准秤。

越接近死亡就越是对人间爱得沉沦。哪怕躯壳已如斑驳的古庙,而灵魂犹似铜铸的巨钟,生活的每一次撞击都会发出深厚悠远的声音…。

这才是我的履历,我的碑文…

薛家柱先生,笔名罗岩,浙江宁海人。196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历任杭州教育学院教师,《西湖》文艺副主编,杭州市文联专业作家,杭州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创作一级。浙江省作家协会第二、三、四届理事及第四届副主席。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小城故事》《异国侠侣》《觉醒的警卫员》(合作)《铁血生涯》,诗集《金银岛》,中篇小说《台湾来的渔船》,散文集《西湖,祖国的明珠》《神奇的云南边疆》,童话集《冰人儿》,长篇纪实文学《魂断武岭》《筱丹桂魂断上海滩》《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和他的元配夫人》《一代诗僧寒山》,电视剧剧本《盈盈一水间》《为奴隶的母亲》《济公》《烟雨黎明》《红顶商人胡雪岩》等。

小时新闻记者与薛家柱先生有过多年的交往。翻着报社的资料,心里念想着。这是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王湛写的一篇《寻觅诗意》——

77岁的作家薛家柱,依然记得杭州这座城旧日消暑的情形。

在散文《小巷》里,他曾经这样写——“仲夏夜的傍晚,红日落入吴山背后,西天一抹胭脂霞光,知了尚在巷口枝叶里沙沙鸣叫,这时,小巷的人全出来了,家家搬出竹榻、门板,井台丁丁东东响成一片,汲来水冲去门口路边的暑气,赶紧把马桶刷洗干净。男的毫无顾忌地裸露上身用清凉的井水冲淋,女的相互谈笑赶紧洗涤刚换下的衣服。”

薛家柱说,老杭州们,会把炎热的夏天,过得很惬意。

“从我青少年记事起,一直到老年,杭州人过夏天,都有南宋遗风,或者说比较古典、优雅。”

比如,太阳落山,天却未暗,“把小桌子往门口一放,几碟小菜,一杯酒,家家就边吃晚餐边聊天。谁家有碗葱焖鲫鱼香气溢人,必然会招来四邻的羡忌和舔着手指的孩子的目光。”

“白天,很多杭州人会走出去,利用杭州独特的条件,比如那青峰碧湖、山林云溪,找一些阴凉的地方。”薛家柱依然对黄龙洞念念不忘,“1950年代,我在杭州大学读书,热天,同学们会到附近的黄龙洞竹林里。”

那是薛家柱的青春记忆,“那里的紫来洞,金牛洞,有很多来避暑的杭州人,地上铺一个席子,或者就坐在石凳上下下棋,带一些避暑的饮料,诸如薄荷茶,酸梅汁。我们同学也混迹其中,喝茶聊天。”

薛家柱大学毕业的前一晚,烈日炎炎。“从天亮到天黑,一直待在紫来洞。夜里,我们甚至跑到了牛皋墓。圆形的墓道里,我们一群男男女女,居然在那里跳交谊舞。等到凌晨3点左右,我们登上了初阳台,看西湖日出,就这样迎来了我们的避暑生活,以及工作生涯。”

到了1980年代,薛家柱结婚了,搬到了那个牛羊司巷居住。“不管我们知识分子家庭,还是很普通的工人家庭,都会准备夏天饮食的东西,比如大西瓜,装进一只竹篮子,浸在水井里。或者,也在水井里,冰镇饮料。那时候没有冰箱,水井就是天然冰箱。这是杭州一个大特点。”

“月亮升起来了,开心啊,躺在篾席上、竹椅上,仰望北斗七星,银河,牛郎织女。有些邻居,虽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讲这些神话故事可厉害了。”薛家柱后来研究胡雪岩,能写出胡雪岩的小说和剧本,也都拜“这些夏日的夜晚邻居们讲的故事所赐。”

当然,邻居们知道薛家柱是作家,也要他讲故事。“我就讲岳飞、三国、水浒。这个时候,能感到人与人是这么和谐亲切。杭州的夏夜,特别能反映杭州的智慧和风俗。”在他的讲述中,记者能感受到生活的诗意。

时过境迁。今天,夏日的诗意生活,在哪里?

“现在,大家都有空调。但是很多老杭州,还是喜欢跑洞里去。”薛家柱指的,是那些天然山洞,“我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到灵隐冷泉亭那边的山洞里,玩一整天,午睡好了才回家吃晚饭。”

薛家柱指的,也是杭州那些防空洞。他说,1970年代,在“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下,杭州有了很多防空洞,这些,都成了避暑胜地。

比如,吴山脚下的防空洞,每个夏天,都是爆满。“对我来说,不可能再去防空洞了,青春、文学的时代都过去了。一个人在家里看看书 、写写文章、听听音乐、看看报纸。”薛家柱认为,这是他的老年诗意生活。

几乎每天傍晚,薛家柱还会去离家不远的钱塘江边散散步,吹吹江风。每个礼拜,他也会去西溪湿地两次,看看住在那儿的女儿和外孙女。

“有天晚上,我带着外孙女,去西溪湿地看萤火虫。整个杭州,应该只有西溪湿地有了!”说起萤火虫,薛家柱语调都兴奋地提高了八度,“我看到最多的一次,是1980年代的莫干山,满山遍野的萤火虫,像小灯泡,照亮了夜空,现在还难忘。”

看来,无论过去现在,薛家柱的经历中,诗意从未缺席过。对即使未曾走出去的人,他说:“我们古诗里有多少关于夏天的描写,多看书多读诗,也是另一种了解夏天的方式。”

图片来自薛家柱先生的朋友圈。

这是小时新闻记者找到的薛家柱先生近年为家乡宁海写的一篇文章,恋乡之情溢于言表。

《乡土宁海》序言

薛家柱

炎炎溽暑,从家乡寄来一大沓《乡土宁海》的校样稿,让我有机会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一篇又一篇地仔细阅读,助我避开了室外的骄阳烈日,享受到难得的清凉,如同又回到家乡清凉的水井边,饮着爽口的木莲冻……

这本书的内容真丰富哟!有我自小就吃过的腊八粥、在土灶边抿过的土老酒,也有我每年最喜欢的节日——过年、闹元宵;当然,书中还有我尊敬的人,像王育和、王家扬兄弟,潘天寿父子等,以及我久闻大名却未曾谋面的秦友庸、严苍山、孙亦峰等;更有家乡的特产,像柴株人、蛎黄、蝤蛑蟹,和故乡的老路、老街、老屋、古建筑……这一切纷纷朝我涌来,很多都是我亲历目击、亲身体验过的哟!我刚刚牙牙学语时就到隔壁“梦园”去爬龚家假山;从小坐在小堂叔的肩膀上到花楼殿看山坑班的“桃园结义”;逃难逃到蒲岙,在那里,用鹅卵石砸蝤蛑蟹的大蟹钳;我最爱喝望海茶,最爱吃长街海鲜;李士珍为竟选“国大代表”曾来我家拜访父亲;我所熟悉的王育和先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海中学第一任校长……很多都已物是人非,但往事又历历在目。

储吉旺先生老说我:“作家中,你的作品是最能体现出爱家乡情结的!”是的,我爱家乡。我老用宁海话秀上一句:“阿等是宁海银(人)啦!”是的,阿等是宁海人,我是宁海的儿子,正宗的宁海籍作家。我出生在耶稣堂后的鲍家道地,成长在白石头,所以我常说:“找到白石头,就找到我。”我感谢故乡这片肥沃的土地,感谢培养过我的母校——缑东小学和宁海中学,感谢厚爱我的老师、同学与亲友。1951年,语文老师胡孝心先生对我作文的一句好评,激发了我的作家梦,从此我便当了一辈子作家。

艾青先生有一句著名的诗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是哟,家乡、土地,组成了心灵中这方乡土。这方乡土是最纯净,也是最神圣的,所以让人们终生不忘。

人一生所待地理范围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生养他的土地,一个是学习与工作的环境。前者永远是他的乡土,后者则可能是客土。无论是乡土还是客土,都不可能是词典里的那些平淡苍白的名词。其中,乡土更像是一串剔透玲珑的珍珠项链,它由方言、母校、同窗、亲友、祖居、墓庐、家乡山水、风物土产等一颗颗珍珠串成。有了这些珍珠,才联结起我脑海中闪闪发光的故乡形象,因此,乡土才可能闪光耀彩,才能编织成山高水长的乡思、乡恋、乡愁。确实,世界上没有一块土地,能让人那样刻骨铭心。因此需要乡土记忆、乡土文化。

去年,我收到《乡土宁海》后,一口气把它读完。发现在写我的文章后面,附有一张民国女子老照片,照片最右边那位竟然是年轻时的我妈妈。那时,她刚从杭州惠兴女中毕业回乡,在遗惠小学任教,是宁海第一代现代女性。一张老照片激起我对慈母的多少回忆呵。今年,在《乡土宁海》校样稿中,我又看到我写的《画家苏东天》,发表在哪里,我自己都忘记了。

非常感谢家乡有这样一群文友,在专心致力于乡土文学。是为序。

中秋节于杭州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